2)第 133章 措施_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依从朝廷的诏令,征集粮草送往灵璧,暂时交由徐章先行支配。

  否则的话,徐章哪里能够养得活这大几千张嘴。

  同时徐章还让人深入那些灾情严重的地区,配合官府依照徐章的方式搭建安置灾民的零时营地,各州县衙门的人手不够了,便从当地的乡绅富户家中借用那些家丁仆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灾情的严重情况确实超出了徐章的想象,徐章所带来的的人手,实在是不够用。

  十月中旬,押送粮草,乘坐大船沿着汴河南下,姗姗来迟的杨侍郎终于赶到了灵璧,和徐章会合,同时还带来了大批的人手。

  赈灾事宜得以全面展开。

  在杨侍郎的组织下,各州各县的灾民安置点得到了全方位的建设,尤其是杨侍郎带来的第一批五万担的粮食,解了各州县的燃眉之急。

  让已经求爷爷告奶奶,急成了热锅上蚂蚁的各州县官员总算松了口气。

  每日各个营地之上都有袅袅炊烟升起,灾民们见到粮食,每日都有粥喝,有白面馒头吃,不安分的心也总算是熄了下去。

  徐章和贺老太医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一众太医院和民间征集而来的郎中大夫则被分配到各个州县,常驻在灾民的营地之中。

  徐章和贺老太医则带着曾广文和牛大力他们在各州县之间来回的巡查,确认各州县的灾民安置都在按照徐章和贺老太医制定的规范有条不絮的进行,时不时便会定期检查,保证灾民安置区的卫生环境等问题。

  时间进入到十一月,各州县的灾民安置事宜暂时落下帷幕。

  杨侍郎也从灵璧赶往淮阴,坐镇在这个受灾最重的地方,徐章和贺老太医赶至淮阴,向杨侍郎汇报工作。

  淮阴县衙,杨侍郎一身宽松常服,手捧公文,坐在雕花靠背大椅之上,身前的桌案上整齐的码放着两堆公文,都是左近受灾的州县近期递上来的。

  “下官参见大人!”徐章和贺老太医已经走到近前了,杨侍郎还沉浸在公文之中,全然没有注意到。

  “贺院正和小徐大人来了!”听到声音,杨侍郎这才回过神来,看着徐章他们说道:“稍等片刻,待本官批阅完这份公文!”

  徐章拱手礼道:“正事要紧,大人先忙!”

  一盏茶之后,杨侍郎这才合上公文,看向二人。

  “如今各县灾民安置基本已经落下帷幕,这段时间辛苦二位了!”杨侍郎这话说得情真意切,不似作伪。

  徐章忙道:“这些都是我们分内之事!”

  “只是现如今灾民虽暂时安置了下来,但秋收已过,马上就要入冬了,朝廷若是再不想想办法,任由这十余万灾民们坐吃山空,怕是朝廷有再多的粮草,也供应不过来!”

  杨侍郎眼睛一亮,看向徐章:“不知徐副使有何高见?”

  徐章摇摇头谦虚说道:“高见谈不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