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76章 改革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喜之下,厚赏太医——太医署的官员们现在分外希望天子在宫中造人,最好像汉中山靖王刘胜一样,光儿子就一百二十多个,女儿无算,那样他们收赏钱会收到手软,洛阳宅邸随便买。

  “科举之事,还是由礼部侍郎封冠卿来吧。”邵树德叹息一声。

  月初洛阳来报,太师封彦卿薨。

  邵树德对此感到惋惜。老头虽然是个官迷,但对他是忠诚的,也做了不少事。建国之前,更是有劝进之功,可惜了。

  封冠卿是封彦卿的八弟,之前一直在尚书六部之间当个中级官僚,去年刚刚升任礼部侍郎。明年科举由他来主持,也是邵树德对封家之人的感念和补偿。

  封家,其实也是妻族了,还是挺老牌的那种,有殊遇是应该的,谁让自己当年抢了那一对封氏姐妹呢。

  邵树德当天下午就找来了封冠卿,一起来的还有礼部尚书裴禹昌、中书侍郎陈诚、门下侍郎萧蘧、秘书监卢嗣业。

  “建极五年进士科考,朕打算推一些新东西。”邵树德说道。

  “陛下请明示。”礼部尚书裴禹昌说道。

  “简而言之,两件事:其一,内容誊抄;其二,考卷糊名。”邵树德说道:“诸卿有何感想?”

  大夏开国三年多,建极元年那会进士科考已过,也就是前唐最后一届考试。二年、三年沿用前唐旧制,各自录取了八十到一百人不等。

  建极四年就有了一些改变了,由留守洛阳的中书侍郎宋乐主持,降低了诗赋的比重,提高了策论部分的重要性,算是一桩不大不小的改革。

  明年科举看样子还要改。至于誊抄、糊名是什么,仆固承恩很快拿来了一些帖子,上面写满了操作要点。众人一看,这才明白。

  誊抄考卷内容是因为自唐以来,非常推崇书法,很多朝廷大员自身的书法就别具一格。他们的门生自然也会学习,这在考试时很容易看得出来。

  糊名就是遮住考生姓名,不让阅卷之人看到。

  这两项都是为了防止舞弊的。

  前唐的进士考试,基本放任不管,完全就是行卷天堂——当然高官世家也没完全垄断,不然贫寒之人一个都考不上,也不会有“五老榜”出现了。

  如今加上这两项改革,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作弊,至少也是堵住了不少门路。

  而等这项改革完成,并观察一两年反应后,邵树德还会对科举考试进一步改革——他所做的,全都是渐进式改革,走一步看一步,贵在持之以恒,比激进式改革更契合社会实际情况,反弹也小。

  “陛下,臣没有意见。”陈诚第一个看完,立刻说道。

  “陛下,臣也没有意见。”卢嗣业紧随其后表态。

  裴禹昌、封冠卿稍慢,但也表态支持,至于他们心中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萧蘧本想说些什么,当接触到邵树德审视的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