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76章 改革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光时,心中没来由地一慌,立刻说道:“陛下,此乃德政,天下士人闻之,定然称颂。臣——赞同。”

  邵树德哈哈大笑,道:“朕就知道诸卿都会赞同。唉,为了让天下士人不说朕的坏话,可是使劲浑身解数了。”

  众人陪着尬笑。

  前唐末年,一年不过取十余进士,至多二十余。也就是圣人施加压力,放开口子,先增加到三十,然后五十、八十、一百。录取名额多了,人人称颂。

  诗赋、策论比重的改革,倒没什么,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严格来说,微微有利于世家大族,普通士子想靠一诗成名,高中金榜多半不可能了,减少了偶然性。

  明年开始推行的誊抄、糊名制改革才是重头戏,这个是真的让小门小户的读书人得到了好处,而世家大族则利益受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们一般都是勋贵,有荫官名额,族中子弟未必需要去科举,还是有做官门路的,就是没以前多了。

  世家大族的支脉偏房子弟,是真的要努力了。

  要么好好读书,凭实力考中进士。

  要么在读完经学、国子监之类的学府后,直接去边塞当官,那里对学历要求没那么高。

  要么干脆当武夫,建功立业。武夫得爵位,可比文官容易太多了,一旦成功得爵,还有荫官名额,福佑后人。

  总之,这已是既成事实。邵圣的意志不容违逆,大伙也只能接受了。

  “明年科举定在三月,礼部封侍郎主持。”邵树德又道。

  “臣遵旨。”封冠卿一脸淡然地应下,又问道:“陛下,不知在何处考试?”

  “自然是在北都了。”邵树德理所当然地说道。

  萧蘧心中暗暗思索,看来之前的判断是对的,圣人在北平府上朝、办公、施政,已经渐入佳境,至少在明年四月以前不会走了。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