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释怀难释意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默。

  而隔了许久后,这位持节中郎将方才正色询问道:“如何还有这么多?当日我平定高句丽,虽然金银颇多,可钱帛……这也多太多了。”

  “君侯。”王修掩卷后正色答道。“无他,实在是东郡太富了,高句丽不足以相提并论。”

  公孙珣再度无言。

  王修说的当然是大实话,能有这么多缴获,实在是因为东郡太富了。

  要知道,东郡人口六十余万,本身远比高句丽繁茂不说。更重要的一点是,东郡地跨黄河,地形狭长,几乎位于大汉的正中央,俨然是一等一的四面通衢之地、富庶所在。

  这样的大郡,多少百年积聚的豪强大户、商家富豪,即便黄巾军队对世族豪强多有避让拉拢,即便光复城市时有不少府库贼窝被基层士卒和地方武装第一时间公开分润,即便有大量财货散逸,也依然剩下了如此多的财物!

  战争财三字名副其实。

  实际上,闭口不言的公孙珣思来想去许久,但最终却也只能是一声干笑了:“没成想东郡比高句丽富如此之多。”

  这是一句用来掩饰失态的典型废话!

  曹孟德见状,倒是干脆拱手称贺:“文琪何必多想,本就是你该得的。”

  众将也纷纷称贺,并未有任何要讨论这笔巨额浮财的意思。

  什么意思?公孙珣为何失态?曹操以下全军将领为何称贺?

  答案很简单,因为王修所念的这笔财货,除了后面的粮草、军械要充入军中外,前面那些金银钱帛,其实已经是公孙珣的私财了!

  没错!不少扯入战事的东郡豪右们积攒了百余年的财货,甚至是官方府库,在通过黄巾军倒手之后,如今理所当然的成为公孙珣的‘缴获’!而且,下面的军官士卒们早已经在往各县邑的‘接收’与‘追逃’过程中拿走了自己的那一份,这笔钱能出现在王修的账簿上,本身就说明,它从头到尾按照规矩就是公孙珣一个人的!

  而且,这一点是得到了朝廷默认,甚至是鼓励的。

  甚至这个一度让公孙珣都感到震惊的数字都还是合理的……比如说这里面一万余匹布缯,看似很多,但董卓当年作为张奂手下的军司马,独立领一路将配合张奂击破羌人,由于没有直接缴获,朝廷一次就赏赐给了他九千匹布缯作为补偿。

  那么总而言之吧,这笔数目巨大的财货,公孙珣是现在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而且不需要承担任何政治风险,甚至是道德风险……因为此时此刻,全大汉朝都已经把这笔钱认可为他公孙珣的私产了。

  这就是这年头带兵打仗的一个规矩!

  “我……”

  公孙珣欲言又止,他想说点什么,或者作出某种安排,但终究只是挥手让众人全都散去,并茫然一时。

  如此举止,倒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