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九章 释怀难释意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说公孙珣被这笔钱迷花了眼,他还没这么丢人现眼!人家家里不富裕的董卓获得了九千匹布的赏赐后都知道一匹不留,全部分给下属,他家富钜亿的公孙珣又何至于如此眼皮子浅呢?

  实际上如果这笔财富稍微少一点,公孙珣说不定立即就要全军集合,当众把所有财货都分下去邀买军心。

  之所以犹豫,乃是说这笔钱确实多的有些超出他的想象,再加上之前与程昱讨论战后局势,以及河堤上那一幕,让这位持节来东郡的五官中郎将多少对战乱后的东郡百姓产生了一些同情心。

  于是,他本能的想拿这笔财富惠及一下当地百姓。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仓促之间公孙珣根本想不到任何一种让底层百姓直接得利的方式!因为任何一种方式都必须要经过本地世族豪强的手,而本地的世族豪强偏偏同样损失惨重,经过他们的手,只能意味着公孙珣领兵一走他们便要将这笔财货尽数夺走……如此举动,毫无意义嘛!

  不然呢,总不能直接排队发钱吧?要是那样的话军中士卒如何想?不发钱给我们,给那些人?

  “君候!”就在公孙珣蹙眉遐思之际,堂前侍卫忽然拱手汇报。“王长史去而复返,求见君侯。”

  公孙珣心中一动,便赶紧让对方进来。

  “君候是在想如何用这些缴获接济当地百姓吗?”王修依旧捧着自己的账册,倒是开门见山。

  “请叔治教我。”公孙珣并未起身,便直接言道。

  “并无什么好法子。”王修正色应声道。“东郡举郡皆没,世族豪强俱遭兵祸,无外乎是深浅不一而已,君侯拿浮财救助百姓,你在时万般皆好,一旦受命而走,这笔钱财是逃不出本地豪右手心的。”

  “总不能坐视不理吧?”公孙珣愈发蹙眉。

  “不妨分些军粮出来。”王修轻声建议道。

  公孙珣一时默然不应。

  王修见状赶紧稍作解释:“这些天我随审司马浮河而下,眼看着整个东郡黄河两岸被兵祸荼毒,田中青苗被踩踏毁坏,十不存三……此时死了那么多人,未必显出饥荒来,但等今年秋收后,却必然要出乱子!故此,君侯留再多浮财,都不如在濮阳府库中多留些粮食。”

  公孙珣终于微微颔首,并展露笑颜。

  他起身来到堂中王修跟前,拍了拍对方肩膀,稍作勉励:“叔治仁心,确实只能如此,既然如此,你回去计算一下,看看能腾出多少军粮出来便是。”

  言罢,便要折身回坐。

  “其实,君侯或许还可以上书朝廷请求免去东郡一年赋税。”王修忍不住继续谏言道。

  “之前战后表奏军功时,便已经如此向天子进言了。”公孙珣头也不回,应声而答。“这两日天使就该到了,听消息便是!”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