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8章 核心期刊原来是用来选才的?这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奎娃、守缺官员的主意不好打,他们虽然在洛阳过得不如意,但真要让他们来咱云谷,很少有人会下定决心的。”二舅爷见宋应奎提到守缺官员,不由摇起了头。

  自己当年之所以定下决心来云谷,可不是对什么通判的职位感兴趣,而是因为姜宋两家实亲的关系,以及他本身就是西肃人,落叶归根的情怀。大郑其他守缺官员,与云谷军可没有这层关系。

  再说守缺官员来云谷,还需要大郑朝廷的文书,他们总不会放弃功名,私逃到云谷来吧?以云谷目前和大郑的微妙关系,朝廷怎么可能放守缺官员过来、助长云谷军的实力?

  与二舅爷谈了半天,并没有谈出什么成果。宋应奎这边想要的人材,二舅爷也说不出啥好办法。他出的主意是对秀才和读书人直接任官,这法子又和云谷军政府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冲突,肯定是不能用。

  打发走了二舅爷后,宋应奎只得一人待在办公室苦思破局之策。

  好像与大郑正面硬抢人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啊。咱得想个办法,迂回抢人,不能硬钢!

  再一个、除了大郑那边有人才外,北项、西藩、河西、以及西域那边,未必就不出人才,应该还是有些没被发现的人才的。

  除读书人外,优秀的匠人、手艺人,同样是能出高端人才的。在这方面,大郑给这些人的待遇并不怎么样,抢人的话成本和难度都会小很多。

  比如此前办的炼丹大会,成效就很显著,如今每年九月九日办的云谷炼丹大会,都成了天下炼丹士的盛会,影响力相当大。

  获得名次的炼丹士们,不光能在云谷这边得到好的待遇,在北项、西藩以及大郑都很受认可的。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北项那边挖墙角,现在、大郑和西藩对炼丹士们都重视了起来,开出了很好的待遇与云谷抢人才。炼丹大会的思路,可以挪用到其他人才的招揽上。

  今年秋上,洮阳城可以办个天下百工竞技大会,广招天下巧匠来洮阳城竞技和进行技术交流。再出台一些好的政策和待遇,相信能吸引不少有本事的工匠和技术人才来云谷碰运气。

  除了百工竞技大会外,好像还可以办个商品博览和展销会?办个展销会,不但能聚集天下商品、起到招商引资,促进商品贸易的作用,同时也能从中发现不少好的技术和人才,是个一举多得的办法。

  只是这些办法,并不能解决核心问题,除了优秀的匠人,想要发展科学技术,更需要能够总结和提炼规律的通识性人才。这方面的人才,还就得从读书人中找。

  宋应奎记得,真实的历史时空中,就出过沈括、宋应星等很卓著的人才,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从科举中走出来的。宋应奎相信,在大郑的读书人群体中,绝对会有这样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