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6章 准备光复湟水谷地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准备光复湟水谷地

  风雨欲来之势,很是草率的一战定局,短短十来天时间,北项和云谷好像是打了一场大战,但又好像是没打。

  开战之前是什么态势,战事结束后态势还是一样。数万项军似乎是跑到西肃弃地来了一场武装游行。五月中旬,除留了少数兵力守着会州、瓦州和陇右等大城外,项军主力又一次撤到了静州以北。

  项军是不是真就白来了趟?显然不是,至少对西肃弃地残留的百姓来说不是。

  洮阳城的云谷城主正式发了通令,令瓦州、会州、巩昌等地百姓赶在入冬之前迁到云谷军治下之地,所有迁入百姓将按丁授田,并免一年粮税。

  同时还很没道理的给驻守在这一带的项军也发了一道警告令,令其不得阻挠这一带的百姓迁入云谷,若有阻挠之行,云谷军将兴兵问罪。

  为了让通告中的百姓都能明确知道云谷城主的均旨,自五月中旬以来,云谷军游骑频繁出没于治下附近的西肃弃地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强势无比的项军,却收敛了锋芒龟缩在城池之中,视若无睹。

  云谷军的迁民令和警告令就这么怪异的实行了下去,对非治下之地发令,还真是闻所未闻。

  ……

  “司令、良帅传来消息项人那边派了个使者到官营,他们想要回遗留在战场上的尸体,以及被我军俘获的俘虏。”秘书室的负责人拿着从官营传过来的消息,询问宋应奎的意见。

  良帅是军中最近流行开来的对宋学良的称呼,军中姓宋的军官太多,宋学良这边的主要官衔又是云谷军副司令,简称容易与宋应奎和杨顺安起冲突,所以大家想了个办法直接将其称之为良帅。

  尽管宋学良此时领的兵也就一千来号,算不上一方大帅,可在云谷军民眼里宋学良完全够资格当大帅,是云谷体系中真正的二号人物。

  称呼这玩意也是很玄妙的东西,拿宋应奎来说。在军中、官方称呼是总司令,在行政系统那边是城主。可云谷军民的私下里对他的称呼是奎首或者奎首老子,而在治外、人们称其为宋云谷,好像云谷是他的字一样。

  “给项人使者说,死于战场的项人军卒我军将一体火化,收尸之事莫要再提。至于他们的俘虏,因对我云谷军民犯有侵掠罪,将被判处五年以上苦役之刑。待其刑满以后,才能放归!”

  开啥玩笑哪,能让你们白来一趟?怎么着也要将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后再说。

  俘虏的项军怎么处置?自然是让他们到矿场上干苦力赎罪了。在河州境内、找到了一处叫铁沟的铁矿所在,矿品和采矿量要比之前的青稞岭矿场都大,如今是洮阳和石坪炼铁厂的主要矿石供应源,正缺劳动力哪。

  除铁沟矿场外,还有一些包括石灰矿在内的矿场也需要大量的劳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