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地盘大了这么多,人口才多了四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地盘大了这么多,人口才多了四万不到?

  效率慢倒是有效率慢的好处,大郑派人除了捎一封公文外,还捎了一套武将的朝服以及临洮将军的印信,这比西藩带过来的鸟毛和啥都没有的北项强了不少。

  穿越这么久了,可算是混上了一身挺能看过眼的制服。人家大郑的官服确实好看,用料是上等丝绸,且是织锦面料,光这材料、拿出去卖的话都能值些钱。

  抛开衣服不说,就文书而言,大郑这边的也要比另外两国正式一些。西藩和北项给的封文,严格来说并不算数,皆是地方军将本人发出来的,而不是他们的朝廷发的。大郑就不一样了,大郑的封文是有皇帝和朝廷印信的,是正正经经的任命书。

  当然、不管文书正不正规,这玩意在宋应奎眼里,都不当会事。谁也别想着当自己的老板,咱从头到尾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刚起家的时候,没靠着谁、现在好歹算是有了些资本,更就不可能给谁当小弟了。

  至于是与这三家的关系,原则就是咱不主动去惹人,但谁也别想着来欺负咱,能应付就应付,应付不了咱就刀枪相见。

  “三叔、征正兵的工作进展如何?壮丁队和白首领的人,我准备在近期都打发回去。正兵这边要尽快补上,免得人全打发回去后,无兵可用。”经过一个多月的收整,狄道境内基本安定,宋应奎赶紧召来杨顺安和三叔等人,商议接下来的军事安排。

  “我这边最近一段时日招上来了千人左右,够编两三营。”宋学良简单的汇报了一下近期在狄道境内进行的征兵工作进展。

  “千人很可能不够,我想了一下,最起码得新编两个整建制的步兵营,分驻官营和洮阳,一个骑兵营驻在漫洼负责策应,另外还得组建三个守备大队,在会川、三岔口一带驻防。同时还得再建一个枪炮大队驻在官营,往后沿川城和官营各驻一个枪炮大队听用。如此一来,新增兵马就得一千六七。五营和云谷最多再补正兵一二百,剩下的全得从新领之地出。”

  仔细一算,要是没有三千以上兵马,将来就很难面对项军的全面进攻,有道是有备无患,现在就得抓紧将这些兵全都补齐。

  宋学良闻言张了张嘴,话却没说出口。咱就这么大点地盘,你一下子要养三千兵马,能养活住吗?咱是占了一县之地,不是一府之地。

  见宋学良欲言又止,旁边的杨顺安接过话头说道:“城主、咱们新领之地,怕是征不上来这么多兵?按着这个征法,可用青壮差不多就征完了。”

  “啊?咱们不是占了比一县都大的地盘吗?怎么可能征不上来这么些兵?要知道、靠着五营和云谷那么点地盘的人,咱都征了近一千五的兵哪。”杨顺安的话让宋应奎有些吃惊,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