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6章 有利行业发展_文娱新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获得的利益也多,而且对制片方而言也是有益的,他们能够更快回本盈利,那就愿意投资制作更多大片,再次进入院线放映。

  但这个情况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很少有投资超过一亿美刀的大制作,票房预测超过20亿、30亿的电影,院线方接受这样的分账方式,后续的长期放映就算分账比例高,也很难弥补损失。

  可是这个事情却必须去做。

  国内以后肯定会制作更多大制作的电影,科幻、奇幻、仙侠等等,没有高额投资投入,那就会是粗制滥造,很难满足国内观众被好莱坞影片洗礼后的需求,更不用说去国际市场上闯一闯了。

  目前来说,周夏的电影,还有夏华影视其他几个大导演的电影,在国内丝毫不比米国大片的票房成绩差。

  再加上有瞄眼院线,夏华影视还是拥有强行干这件事情的能力的。

  如果其他院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分账方式,那就在瞄眼院线,还有其他愿意接受条件的院线放映。

  相信许多本来就每年营收差的影院,还是会跟着瞄眼院线一起接受这种分账比例的。

  而且这个事情要是真的闹大了,那可能就会引起上面总局的关注。

  说不定能从整个行业层面上,影响到上面的决策,让总局从上而下的来推动这个事情,那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当然考虑到国内国内票房分账其中有5%的电影基金,还有3.3%的营业税,这些都是院线方代缴的,地租也比米国高,初始分账可以低一些,不说制片方和院线是90%比10%的分账,70%比30%还是合理的。

  如果票房出现大幅度滑落,下个礼拜这个比例也是可以调低,让双方尽量能达到互利共赢,这样才是最有利于整个行业发展的。

  周夏听完张钊的报告,特鄙视他对各种情况的应对,先前的拿不准和担心也渐渐消失了。

  这样的话降低了大制作的投资风险,才会有更多的投资方愿意投资大制作。

  目前国内也就夏华影视,周夏的电影,敢投资超过一亿美刀,其他公司很难做这个决定。

  有的公司投鼠忌器,受迫于回本压力,最终只能削减预算,让本来的大制作电影虎头蛇尾,许多地方都是不能达标,最终就沦为了烂片。

  没有办法之下,许多影视公司都是对准了演员开炮,说是演员片酬太高,导致影视剧制作费用被大量使用,其他方面不足,才形成了这样的情况。

  演员的身价是市场决定的。

  如果身价太高,为什么要去用他?

  如果没人用的话,他开再高的身价有什么用?

  简而言之就是整个行业里演员是最没有话语权的,最好欺负而已,当然矛头对准了你。

  周夏倒不是想为演员开脱。

  演员片酬太高这个问题,是市场就能解决的事情,每每有媒体和导演等大批特批,反而不敢去触及那些深层次的利益问题,这才是真的让人感到可笑的。

  就拿夏华影视的许多导演的影视剧来说,演员都愿意降低片酬来出演,这个问题又怎么解释?

  谁更需要谁,那自然谈判能力就低。

  演员跟好导演合作,可以获得更高的关注、提升演技、获得好评,甚至得奖,有这些好处就弥补了自降片酬的部分。

  而一些公司和导演拿着一个烂项目,却妄图做个爆款,便去开天价请一些流量担当,最终落得失败后,出于报复、吸引注,为了开脱自身,投资方便让导演去公开指责演员片酬高、抠图、不敬业等等。

  这难道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活该吗?

  跟张钊会谈结束,他离开后,杨天真也过来报告这几天关于女团选秀的准备情况,以及跟四子中的两人谈判进展。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