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艺术家们_夜的第一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罗光明已经直接冲进来了,他伸手一指安小菁,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我等着你唱片卖不动哇哇大哭的那一天!”

  说完了,转身又走。

  真尼玛率性!

  怎么感觉艺术家活得比身家几十亿的人还牛逼呢?

  从头到尾,何建良一句话没说,见自己的助理愣在门口,他面无表情地摆摆手,“去吧,打电话,叫老周来改合同。”

  助理关门出去。

  何建良叹了口气,抬手捏了捏额头。

  “何总……”

  何建良抬头。

  “如果您一时间没有更好的备用人选,我毛遂自荐一下怎么样?”

  何建良愣了一下,旋即失笑,“你想做制作人?”

  “为什么不呢?”

  徐正华笑得自信而又强大,“我写了曲,写了词,我还已经做好了编曲,全套的总谱,都在我脑子里。我跟小菁还是特别好的朋友!”

  理由貌似很充分。

  成功的词曲作者,在有了经验之后,会逐渐尝试转型兼职做制作人,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并不是谁都行的。

  这个职位很特殊。

  它需要对音乐、对曲风,都有着极高的把握能力,对歌手的实力、声音的质感和可塑方向,有着清晰的认知与了解,尤其还需要对市场口味的精准把控。

  词曲出来了,一首歌距离定型可还远得很。

  编曲应该怎么做,力求呈现哪种风格,制作人说了算。

  歌手应该怎么唱,唱出什么风格,还是制作人说了算。

  类比一下,这个职务大概类似于电影中的制作人兼导演,词曲作者只是编剧罢了,歌手也只是演员,编曲就大概类似副导演兼摄影师,或者兼个美术指导。

  所以成名的歌手,为了力求歌曲和专辑能够展现自己想要的风格,都会自己来做制作人。而强大的制作人,也往往能用一张专辑,把某个藉藉无名的新人一举捧红。

  一个顶级的制作人,是所有唱片公司都要真正捧着的。

  徐正华毫无疑问嫩得很。

  但他一点都不带怕的——照抄呗。

  一首歌,三四分钟的体量,需要调度的人手有限。

  原唱用的什么编曲,就给安小菁用什么编曲。

  原唱用什么乐器,就给她也上什么乐器。

  原唱怎么唱的,就让她也怎么唱。

  复制嘛!

  徐正华自信自己应该能应付得来。

  再说了,唱片是一种工业,既然是工业,它内部就必然有它早已成熟的运作流程,照着流程来,能有多大问题?

  最主要的是……他要尽力避免这首歌被别人拿去魔改啊!

  自己照抄,唱片扑街了,没什么好埋怨的。

  可要是费尽力气的争取合作,又是极限施压,又是得罪制作人的,还欠了陈邦道一个不小的人情,结果做出来跟原唱迥然两异,最后还扑了,不得哭死?

  何建良久久无语。

  然后忽然看向安小菁,指着徐正华,“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