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3章恒生银行1_重生香江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包船王和李超人。

  现在又多了一个杨辰,相比前两个,沈粥对杨辰的潜力,更加的看好。

  “沈先生,你应该知道我旗下东华集团在特区投资工厂的事,老实说,这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我在内陆的投资,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所以,我需要一家银行来为我打理内陆一系列投资业务,而恒生作为一家华人银行,它更加的适合我,也能更好的融入内陆。”

  后世内陆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非常严格,特别是分行数量,吸纳储户资金方面。

  吸纳储户,等同于坐地分钱,几乎是无本买卖,内陆自然不愿意外资银行进来捡钱。

  别看内陆放进来很多外资银行,但是那些外资银行,却没有一家能够像四大行那样遍及全国各地,即便是沿海地区,也很少看到统一连号的外资银行。

  这也是为什么,内陆经济发展迅速,外资银行的存在感极低的一个原因。

  要知道,银行靠的就是数量众多的分行来吸纳储户资金,这分行数量受到限制,你说说它们还怎么发展。

  当然了,吸纳不了储户资金,可以贷款给其他人和公司,进行投资,这一样可以赚大钱。

  后世内陆很多大型企业,包括银行在内,都有外资银行参与其中。

  借此,外资银行也是赚的银满盆翻。

  当然了,外资投资内陆企业,这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早期内陆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吸纳外资进入。

  这里面不光是学习对方先进管理和技术的问题,同时还牵扯到外汇储备。

  八九十年代,内陆可没有二十一世纪那么富裕,美元储备多到底层民众都看不下去。

  这个时期,内陆想要进口一些急需设备,都需要动用外币,才能把东西买进来。

  外资吸纳不到足够数量的储户,自然只能撒钱投资,这样一来就直接带给了内陆数额不菲的外币,同时还带动了内陆经济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内陆后世开放步子越跨越大的原因。

  至于说内陆企业被外资控制,老实说,一个继承数千年官本位制度的国家,真的会怕一群玩资本的资本家吗?

  一纸空文,就能让你回到解放初期。

  这并不是说笑。

  对于后世很多忧国忧民的言论,杨辰却是不以为意,国家开放一个行业,必然有它开放的道理,不可能吃饱了没事干闲得慌。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问题所在,那些开放的行业,很多时候都是民企和国企不给力,打开市场无非是放头狼进来,好促进国企和民企改革创新。

  别忘了教科书里,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话,一个行业的民族企业不进步,那么这个行业就会全面落后于其他国家。

  至于会不会引狼入室,老实说,凭着内陆十几亿人口基数,各行各业,不管怎么样,都会有杰出的人才涌现出来。

  一时失利,不代表永久失利,有着上面支持,场子迟早会找回来的。

  自家地盘上,难道那些人还能翻天不成?

  ————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