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7章 不能迷信科学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代的龙也很有特点,龙头呈立体感,有刺腮,粗须而无毛,龙身无所曲折,四腿肥硕,爪分四指开张,无肘毛,无尾鬣,尾巴为蛇尾状。

  画心的正中心海浪之上,有乾隆御题诗歌一首,还盖了一枚大印章。

  陈容自己的诗歌和水蜜章,反倒落在了画尾,被乾隆喧宾夺主。

  画心后面,又是一段正隔水,其后是“副拖尾”,副拖尾和副首一样,也是盖章的地方,上面盖有八枚印章。

  之后又是副隔水,然后是一段长长的“正拖尾”。

  “拖尾”是用宣纸接成,留给鉴赏者题词用的,一般尺寸会很长,往往要用三张宣纸粘连而成。

  《六龙图》的正拖尾上面分别是乾隆的几位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王杰、董诰、金士松、陈孝泳恭恭敬敬的和诗。

  之后才是绫锦组成地头和鸡翅木的地轴,手卷到此才算完。

  因此虽然手卷的高度一般就三四十厘米,但是展开很长,象《六龙图》的长度,其实就有四百四十多厘米,非常的长了。

  因此欣赏手卷的方法也和别的画作不一样,透视关系也和一般的画作不同,运用的是散点透视法,营造出“一步一景”,“一眼一景”的感觉。

  《六龙图》画心部分出于南宋,时间久远,最近一次修裱也是乾隆朝,同样的年份不低,而且手卷采用的装裱方式和材料,也是所有装裱中最复杂的,绫、绢、纸、锦全都要用到。比如《六龙图》就是标准的“宣和装”,手卷的天头、隔水、副隔水、镜片多绫。包首则用锦,画心则多纸,拖尾为绢。

  因为时常放在案头翻卷欣赏,手卷相比其他形式的装裱,也更加容易受损,又由于装裱材料的综合性和存放环境的原因,更容易因为氧化、水解等作用而被破坏。也更容易接触到温湿度、光照、粉尘气体污染、微生物等导致纤维病变的因素。

  因为怕书画受潮,藤原美术馆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就是用原装包裹起来,用保鲜袋真空包裹,放进恒温柜子里。

  但是这么做不仅没有使书画受到良好的保护,反而导致了藏品的损伤。

  经过周至分析,导致这些手卷伤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密封保存法绝对是最大的原因。

  密封保存法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密封之前,藏品的湿度、清洁度,都需要达到标准。

  还有就是为了保持纤维的柔韧度,长期卷起来存放也是个问题,需要定期舒展开来释放一下“应力”。

  虽然做到了避光和阴凉,但是却没有通风,之前画作上的灰尘、油汗、最可怕是微生物和霉菌等,非常容易导致病变。

  还有就是手卷上含有大量的丝织品,编织产生的缝隙非常容易留存这些东西,然后被卷入画中,即便抽取真空,也不是完全没有氧气,留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