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小无猜和政治联姻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骂丫头们对他不好,甚至小小年纪就赖账,其实是抓紧自身利益,更知道在赵姨娘面前哭诉自己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都是他把自己与贾宝玉进行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处于下则力争上游,天生站在上游的贾宝玉以为这些都是天生的,觉不出好坏来,也就自然看不明白自身处境,更谈不上努力了。

  贾宝玉意识不到自身的无力境地,没有上进意愿,所以整本《红楼梦》,贾宝玉就是一个“废物”形象,因为年纪小,很多行为才被认为合理。87版电视剧选角年龄偏大,群众一看就“太天真”;而高鹗在续写里,更是直接把贾宝玉写成了“地主家的傻儿子”。

  曹雪芹在塑造形象时,大量借鉴的是历史人物。贾宝玉的形象是南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汉惠帝刘盈等,是富贵窝里养出来的诗书文雅和优柔寡断,是无能无力作为一个封建传统要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假儒生真谋士”形象。曹雪芹在描写贾府里面的小姐公子时,刻意弱化了年龄,再加上背后的阴谋诡计,引导人们与历史形象相结合,就非常容易忽视了贾宝玉未成年。实际上来说,成年了对应到陈叔宝、李煜、刘盈等身上,也更符合冷子兴和贾雨村所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一出生就在王侯的家里,世袭爵位是逐渐向下的,贾宝玉命里注定走的就是下坡路。外人清清楚楚,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贾宝玉的婚配,以其近女性之柔弱,决定了他无法守护更柔弱的林黛玉,薛宝钗或者王熙凤那样的手腕厉害或者背景厉害,才是贾政、王夫人考虑为他选择的夫人。贾琏娶王熙凤,薛蟠娶夏金桂,都是这样的组合。不管是南陈还是南唐,在衰退期,都必须引入新兴的、更严格的政治势力助阵,以期挽回局势。这就是为什么“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在书里一再被拿出来讨论,读者却全部一副知道结局的模样,以《红楼梦》的各种隐喻来说,作者写贾宝玉的弱就决定了不会婚配病弱的林黛玉,薛宝钗是夫人人选。

  政治婚姻的主要用意是以权力和利益均分的方式巩固双方联合,“男弱女强”的婚姻实质上是婚姻掩盖下的权、利往女方转移,大多是女方背后的外部实力掌握实权。越是乱世,越是到了王朝末端,外戚专权越厉害,大多是卫青、霍去病那类将军在支持后宫权力。外甥肯定是不如儿子亲近的,外戚篡权屡见不鲜。王夫人的权力是王子腾支持的,薛宝钗的权力是薛蟠支持的。作为“行万里路”、早早就跟随出外经商的薛蟠来说,实力肯定要比“养于内宅”的贾宝玉高一个层次,贾府衰败挡不住薛蟠崛起。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