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晴雯的悲剧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露脸,根本就不给她机会。从王熙凤后边要小红能看出来,只需要“好使唤”,会说话,办好交待的事,主子满意,就能提上去。这些恰好都是小红的专长。其他人只是防着,说话还是小心的,至少互相留了几分面子——父母都是在贾府当差的,大丫鬟的父母一般还都各管一块,也都有些权力。晴雯说小红“攀了高枝”,看似她不知道小红的来历,对应着后边王熙凤也假装不知道小红的来历,其实他们都知道。晴雯是说给她身边的丫鬟们听的,就是说小红马上就要走了。晴雯敢几次得罪小红,看她怼袭人、麝月之类的,是因为不放在心上。年轻人本身没那么多顾虑,更何况她没后顾之忧。

  从林红玉非常顺利地就去了王熙凤屋里,而且她在贾宝玉那边也是心不在焉的,一开始她就知道不会留在怡红院。把她在怡红院放置一段时间,很可能是王夫人看怡红院里的丫鬟反应的,看有没有丫鬟当着贾宝玉的家,也就是重点是针对晴雯的。晴雯不但说话不好听,还聚赌,不干活,王夫人那里已经知道信儿了,把林黛玉关到门外,也惹恼了贾宝玉,当时已经很明白要驱逐晴雯。很可能老太太不愿意,打着怜贫惜弱的旗号,王夫人就驱逐了金钏。晴雯撕扇,撕的是散。只是扇子那么多,她是撕不完的。

  林之孝主管房地田宅这一块,整个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土地被认为是生存兴亡之根基,大户人家的主要表现就是房多地多。县官不如现管,林之孝手中掌握着房地田宅的经营收益权,属于肥差,就是利润高,还有一定的附属价值,比如贾芸种树什么的,林之孝可以先提哪里需要种树,贾芸再去申请资金,然后找人种树。

  其他人即使心里有怨言,看在可能有的利益的份上,也不说,正好有个晴雯,胆大莽撞,怂恿一下就去了——无父无母,也无亲人在贾府。老太太纵着,她什么都敢。这也是为什么放在贾宝玉屋里的除了袭人,最突出的就是晴雯了,别人都不敢、不能、不愿的事,只有她能做。骂小红、驱赶坠儿、不给林黛玉开门,只是写在明面上的事,没写和没说的欺下瞒上的事,非常多,而这后边也不乏利益驱使——晴雯一个丫鬟,一个月一两银子,没有父母兄弟姐妹在贾府,她衣物首饰三四百金,不是银,是金,都是哪里来的?

  惜春赶丫鬟,是因为丫鬟包里私藏她哥哥的银子,可以请珍大爷作证,对应着的就是晴雯的这些财物。晴雯死之前着重表白自己和贾宝玉之间的清白,其实是说她没有连累贾宝玉,也没有害贾宝玉,这应该是贾母着意嘱咐过的。

  晴雯死前住在一个什么亲戚屋里,那家的女主人就是多姑娘,实际是说,晴雯的这些钱就像多姑娘一样,是赚的贾府所有人的,卖的不是手艺,是关系,是为他们办事,就像骂小红、赶坠儿、堵林黛玉一样。

  也因为这事是连着的,她自然怪罪林红玉,而林红玉确实是不会说她一句好话的,她就在对待坠儿的事上不分青红皂白,下了重手。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