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十三章 扯皮(1)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山西的公文送来到现在,已经有六天了。在这六天中,朱由校一直在等待着内阁主动找自己。这也是朱由校向内阁表示的善意。

  在前几天,他还是富有耐心的,但内阁正在不断地消耗、浪费它;最终朱由校不得不主动出击。其实第四、五日时,他就已经想找内阁聊聊了,但因为皇弟朱由检的封王仪式而耽搁了。

  于是在封王仪式结束后的第一天,朱由校就在西苑召见了内阁成员。

  说实话,这种行为不太礼貌。在这种非正式场合召见臣子,不合规矩;叫一群老人这样地折腾,也不太道德。这是皇帝在赤裸裸地对他们表达不满。

  明代内阁成员分数并无定额,但大多数时候在5到7人之间。而现在天启朝的内阁大员是首辅叶向高、次辅刘一燝(已辞官)、次辅韩爌,朱国祯、史继偕、沈潅(今年七月致仕)、何宗彦、张承宗八人。

  排除了两位退休的,现在还有六人。

  朱由校登基之初,大明朝堂之上的党争问题就十分严重。东林党人占据上风,但还有楚党、浙党、齐党以及许多观望的中立派,他们需要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有威望的人来出任内阁首辅。

  这也是朱由校请叶向高这位‘独相’再次出山的原因。去年,叶向高回到朝廷,再次成为内阁首辅时,他向朱由校说过:“臣事皇祖八年,章奏必发臣拟。即上意所欲行,亦遣中使传谕。事有不可,臣力争,皇祖多曲听,不欲中出一旨。陛下虚怀恭己,信任辅臣,然间有宣传滋疑议。宜慎重纶音,凡事令臣等拟上。”

  这句话是在要权,在整个明代历史上比这个还要直接的话就只有一句了:“吾非相,乃摄也。一一张居正”

  但在当时,为了稳定政局,朱由校还是答应了这个过分的要求,请回了这位凌驾于各党之上的独相。

  韩爌是自己父亲留下来的老臣,资历很高,是当时请求开讲经筵的人之一,是个没有什么攻击性的、明哲保身的老好人。

  朱国祯,现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是一个十分同情底层的人。

  辛丑二十九年(1601)六月,苏州纺织工人葛成领导工人起义反对贪官污吏增收民税,带领数千人冲进官府,杀死官员数人。朱国祯为听后其作铭文:”吴中义士气如云,留得余生代有闻。东海长虹挂秋月,丹青齐拜葛将军”。

  这样的公开赞扬、支持起义者的态度在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中是很难见到的。

  (葛成在起义后不久便投案自首。入狱时,有万人哭泣相送,人称‘葛将军’。十年后,被释放出狱,后病逝。苏州东山庙,封他为“副城隍神“(朝廷承认的正神)。吴地百姓将其肖像贴在家中,祈求家中平安无事。)

  史继偕是让朱由校最报以同情的一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