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内耗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伏乞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

  虽然永寿念得十分的僵硬,但此番言论,仍然是振聋发聩,掷地有声;一语结束,此时的场面简直是落针可闻。

  大明皇后、朱由校的妻子张嫣抬头望了自己的丈夫一眼,颦眉微蹙,朱唇稍张最后却并没有说什么,随后又将头低了下去。

  朱由校就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张皇后在史书上记载是“性端静,好读书习字。“,“性严正,数于帝前言客氏、魏忠贤过失。”

  而在这个时空中,张皇后也经常劝谏自己。今天初春时,朱由校曾去找张嫣共去林园娱乐,就见到她故意在桌上放了一本书,是《赵高传》。她此即想以赵高来譬喻魏忠贤来提醒,朱由校自然也是看出来,只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仅仅是打了个哈哈而已。

  至于弟弟朱由检,他年龄尚小,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面色表情。听到这个消息,表现的有些惊讶和愤怒,他一直看着自己的哥哥,等待着发言。

  《明史》里说他有意“好刚(刚直)而尚气(意气用事)”的性格,在此时就已经展露出了端倪。虽然才刚刚十来岁,但是很有个性,朱由校偶尔也会为此头疼。

  这孩子虽然还没有彻底成为书呆子,但是已经十分“疾恶如仇,善恶分明”。姑且不论他所认为的是否正确,对于政治家而言,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善恶”,而是“正误”,不过在本时空,朱由校不可能那么的早逝,他也注定与皇位无缘了,所以倒也无妨。

  朱由检看自己的嫂子并没有发言,于是急不可耐地打算起身向哥哥朱由校进谏。他双手放在桌子上,屁股抬起离开座位,刚要起身,张嫣却拽了拽他的胳膊,轻轻地摇了摇头。

  在这种时候,皇室成员不应该表示自己的态度,也不必拥有自己的人格,他们只需要铁板一块,对皇帝默默地支持。

  朱由检似乎也是明白了什么,不过也可能只是出于对家人的信任,总之他重新坐了回去,并没有说话。

  朱由校离开座座,充满感激地看了张嫣一眼,冲她点了点头。

  “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

  “陛下/皇兄应以国事为重。”

  “嗯。”

  一家三口好不容易的休闲时光,就这样被打乱了。

  朱由校返回了乾清宫办公。对于这件事,他很是忧愁。

  魏忠贤是自己派出去的,虽然他做的事情过分了些,但大体上还是在遵循着自己的意志,所以绝对不能在此阶段对他有什么处罚,否则就是在打自己的脸,而且这样让下属为自己背锅的话,也就没有臣子愿意为自己办事了。

  至于杨涟,他是朝中老臣,很有威望,使自己的父亲光宗设立的顾命大臣,同时也是清流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之一。对于他,朱由校也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