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对土战争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双饷,朝野称赞,军心大振,士卒皆有“肝脑涂地以报皇恩”之意。

  当然,因自己然出自另一路,那发银子自然自,也就是太监,他们会全程跟随。到了驻地之后,直接变成监军。

  当然,这笔银子显然不可能全部落在士兵的手中,但厂卫可不是吃干饭的。抄家灭门,也能给自己干涸的内帑缓缓血,总之,朱由校的心情并不好。

  腐败是个大问题,反腐随时都要进行。可是想要监察、反腐,就需要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干净的才可以做到。然而在如今大明的官场,各个大小衙门恐怕只有门口那两对石狮子是干净的。难啊!

  天启元年十一月十七日,朝廷天使带着皇帝的诏书与兵饷、赏赐来到了忠诚的四川。

  中国四川所有的军堡、军营都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原因无他,平定叛乱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更让人高兴的当然还是军饷的发放。

  军营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士兵们聚集在一起围着火堆,载歌载舞,饮酒吃肉,十分的快活。大家都庆祝着和平的到来(自己不用当炮灰了),上向着发了银子后的美好未来(不外乎娶个婆娘或是吃喝嫖赌,嗯,家中相对比较富裕的或许这次还能凑一份给孩子凑个上卫所内部学校的钱)。

  不过,快活是属于士兵的。将军们感受到的更多的却是压力与紧张。一个游击将军站在属于他的军营之中,看着手下士卒饮酒作乐,欢声笑语只能默默的叹了口气,这个时代的士兵们总是头脑简单的,并没有什么政治敏感性,他们还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来临。

  朝廷的诏书已经传达到了各地的卫所与军堡,所有的军官们都已经知晓了。

  “朝廷御令,各地土司有负恩义,不思报国,反而作乱地方,谋图叛逆……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蛮夷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之也,譬如禽兽然。彼狄夷贱种,皆人面而兽心,强则侵寇,弱则卑伏,不侍恩义,特以威服之耳。

  四川、贵州各地土司有援助朝廷平叛者自有赏赐,各赐服赏银若干;有坐璧上观者,削其土地;与贼有书信往来,意图不轨者,去其土地、官职,削籍为民,改土归流。”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圣旨,而是一封宣战诏书。朝廷希望借着造奢安俩人造反的由头,凭借着天下兵马聚于四川贵州的时机,携带剿寇胜利之余威,一区。结束士司的问题,毕其功于一役。对土(司)战争开始了。

  川、贵两地的气氛紧张了起来。于云南,广西的土司。他们都是无所谓的,毕竟刀没有砍在自己的头上。所处的地位与经历决定了眼界,所以他们大多鼠目寸光。

  而在四川、贵州两地,土官们的愤怒与不满是肯定的。即使是被赏赐的土官也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与受处罚的人产生着共情。

  已经大家都是相互了解的,真正忠心朝廷的又能有几人。但是真正干把不满表达出来有所异动的。却并不是很多,毕竟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奢崇明的首级还在重庆在城墙上挂着呢。

  而且土官之间本就有着矛盾,偶尔双方也会互相攻伐。联合起来,难之又难;与其相比与朝廷天兵对抗,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交出权利,做一个富家翁,也并非是完全不能接受;当然,他们来说最好的方法还是向地方官员行贿,或是举报(污蔑)自己的有异动(不对付)的同行,以混的一些功劳,免除自己的罪责。不论朝廷怎么改土归流,只要不改自己家的那就无所谓。

  虽然该土归流是迟早的事情,但只要不在自己眼前发生就好,至于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当然头脑清不太清醒这家伙还是存在的,但不管是实力还是体量都不足矣产生祸乱。

  属于蜀黔之地的改土归流就在总体稳定和平交接权利,偶有土兵反抗但又很快被镇压下去的情况之下进行了下去。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