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南巡:海岱、三韩篇(6)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是降倭了,降倭部队最开始就是由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本降卒所组成的部队,但现在时过境迁,第一批日本士兵早就老了,现在的部队基本上是由其子孙和他们训练的朝鲜士兵组成的,并且知道现在还有相当的战力。

  宣祖二十七年(公元1594年),朝鲜北兵使郑见龙以降倭为先锋打击女真人易水部,由降倭“负牌先登,官军继之,城遂陷尽歼”,共杀死易水部胡人七八百口,可谓大捷。直至康熙年间,还有朝鲜降倭后裔军团随清廷征哥萨克,表现得相当显眼。

  在萨尔浒之战中,作为附属国而支援大明的朝鲜军向后金投降。但是其中300余降倭军却不愿降。在姜弘立(朝鲜军主将)让他们为努尔哈赤表演剑术时,计划行刺努尔哈赤以报国家(朝鲜)。虽然计划因泄密最终失败,但也给当时的后金军队造成了一定动荡,更足以见其赤胆忠心。

  这样忠诚的部队是朱由校迫切需要的。

  朝鲜安置降倭,主要是京中收容,组成军队;或两界(中朝)安置,作为教官。而现在的降倭军主要就驻扎在龙山,离汉城相当之近,所以收服他们就是朱由校的当务之急。不过好在,大明政府对于外籍士兵的处理是很有经验的。

  其实,日本士兵在明朝也很多,明朝很喜欢用日本投诚部队来对抗蒙古、女真部族。早在倭乱时期,就有明政府将降倭充军的记载,《万历野获编》记载顾冲庵曾经将沿海俘获的几十个倭寇编入辽东边军,只不过这都:不成规模。

  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明军中出现了成建制日本降兵。时任五军三营参将刘铤(明末名将)曾接受了大量的日本降兵,麾下就有一个汉名为刘朝元的日本千总,其手下镇远营中有超500的倭铳手,实力不俗,且忠心耿耿。

  不过大多数时候,明政府很少将这些日本士兵成建制的组成军团使用。明军认为这些降兵人数众多,聚集在一起容易生事。所以一般是按照20-80人为1组,由各地的卫所进行思想教育。在确定没有二心后,分散到辽东前线、大同、宣府等九边重镇使用。万历末年,朝中甚至有人建在明朝的京师部队京营中设置一个“倭营”,作为禁卫军使用,但最终被否决。

  在中国汉武、初唐、蒙元时期,以及在外国如波立联邦、奥斯曼帝国,用外族人和异教徒留在京城组成禁卫军,是相当常见和普遍的状况,并且大多战斗力强悍,忠心耿耿。朱由校自然也对比有一定的心思。

  由于有着历史经验,所以朱由校也打算以降倭军作为自己接收朝鲜地方军权的起点。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