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O九章 南巡:海岱、三韩篇(一)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的认为日本并不是明朝的藩属国,这是极其荒谬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仅洪武四年至洪武十四年间以“日本国王良怀”(日本南朝政府)名义的朝贡使者达五次,可以说,在明代的大部分时期中国与日本的宗属关系是明白而无疑问的。只不过,由于当时日本内部政治的混乱(日本南北朝、日本战国),所以作为代表日本向中国朝贡的政治势力/家族是经常在改变的。

  公元1401年,在日本南北朝结束之后,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派家臣祖阿为正使,向明朝正式递交国书,大明永乐帝册封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1404年,日本派遣明室楚亮出使开始勘合贸易(明日贸易);这使得日本遣明使的制度得到了确定。

  从1401年室町幕府的祖阿到1549年大内氏的策彦周良,日本一直向明朝派遣遣明使:一方面是与中国的贸易,另一方面是向中国学习,同时也是向日本国内其他政治势力示威,以作为自己合法性的方式之一;总计148年,19任。以室町幕府名义上统一日本为开始,以大内氏在日本内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为结束。

  而现在,朱由校十分的渴望增加对日本的影响力,而朝鲜就是欧亚大陆对日本列岛的跳板。

  说回正题,朝鲜早在30年前就已经向大明上述要求内附了,而当时的明政府也表示支持。

  壬辰战争结束后,万历皇帝的《平倭诏》中有“属者东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隶,敢发难端,窃据裔封,投属诸岛,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附之邦”,将朝鲜视为内附之邦;明兵部职方司郎中贾维伦作平倭铭,刻于釜山,铭文中也有“盖惟朝鲜,内附称藩,与国同久”之句。

  但是直到朱由校派锦衣卫协助进行颠覆任务,并且派出士兵驻扎之前,朝鲜仍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

  1592年六月十三日,朝鲜国王李昖向大臣表示自己要渡江内附。原因很简单:在日军的快速推进下朝鲜过半的国土已经沦陷,“我国地方,则无可避之处”;而“安南国尝亡其国,自为入朝,天朝发兵送之,安南得以复国”,他认为明朝曾帮助安南复国,自然也有可能助朝鲜复国。

  但是这个计划,受到了多数大臣反对,只不过在形式的逼迫下,这种反对是没有效果的。

  不过明朝此时对朝鲜朝鲜是不信任的:一是朝鲜败得实在太快,以至于很多人怀疑;同时琉球、与明朝在日“商人”奏报的日本情报中均提及了日本与朝鲜勾结,企图攻打大明的假情报(历史证明,朝鲜不是打假赛,而是真的菜)。第二,在朝鲜上奏日本情报问题上,朝鲜避实就虚隐瞒了自己曾经派遣使团出访日本的情节(在古代藩属国没有自主外交权,藩属私自出使外国是违反礼制的)。

  不过最终,在大明了解情况之后,万厉帝以下旨的形式,同意了“内附”的请求。(朝鲜请益援兵,须确议具奏。王来,择善地居之。——《明神宗实录》

  朝鲜国王在决议内附后,即刻进行种种准备工作,而明朝也有条件地同意了国王的请求,但国王却突然中止内附计划,转而提议“南归”,原因在于形势已经发生变化。

  大明军队入朝遏制了日军的进攻,并且光复了大片失地,朝鲜局势愈趋好转。朝鲜国内的臣剧烈反对国王内附,甚至公然要求国王内禅。如此重重,最终都导致了内附计划的破产。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