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一章 马宝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是为何?”马宝不解地问道。

  “陈复莆说郑氏十年前就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可是却因为官员储备的不够,不愿意使用满清治下的士绅官员,从而坐看我们与满清打生打死,只在沿海地区出动,将沿海一圈儿的土地占据。

  这些年随着沿海地区在郑氏手中不断的巩固,郑氏的教育体系已经成长起来,新培养出来的年轻官员已经在各个地方崭露头角,郑氏已经下定了统一天下的决心。”

  马宝头一次听说,还有因为官员不足而放弃一统天下的,这天底下别的找不到,想当官的不有的是,只要有地盘,还愁没有当官的。

  “这郑氏的当官的有什么特殊吗,怎么还会缺当官的?”

  “说到这郑氏的官员可真不好当,不但到处受到限制,而且还要做出足够的成绩才能证明此官员胜任此官位。郑氏一个县的官员要比满清和我大周多的多,各自负责不同的事物。

  郑氏的县衙只是一个日常行政的部门,掌管一县公共开支,老百姓生活水平上不去,县官就要受到斥责,并要求做出合理的解释。若是整日坐在衙门里,不去田间地头调查,切实解决百姓关心的问题,一旦被监督的御史台官员弹劾,轻则罢官,重则会有牢狱之灾。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交税有专门收税的衙门,报案、打官司有专门打官司的部门,一个地方的治安问题太差板子就会打在提刑官的身上,税收收不上来板子肯定打在税务部门身上。

  马将军可以将县衙的各个部门理解为朝廷六部九卿向下的延伸,每一个部门都对应着地方的一个衙门,由上到下垂直管理,权责明确,非常易于管理。”

  马宝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样庞大的官僚体系,一年需要多少赋税才能养活这么多的官僚,郑氏养这么多的官员,还能有充足的余力养兵,可见郑氏的实力是多么的强横。

  “郑氏养如此多的官员,他们的赋税能够支撑的住吗?现在郑氏的地盘不大,需要的官员不多,郑氏的海外贸易盈余还能支撑郑氏的政权运转。

  一旦统一天下,郑氏就要背上内地各个贫困的地方,若是这些地方也使用这样的官员模式管理,郑氏还能养得起那么庞大的官僚队伍吗?

  前宋的税赋收入一直冠于历代,可是依然被庞大的夯官、夯兵等拖垮,郑氏难道要走前宋的老路?”

  “马将军!我大周与满清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可是这些做事的人就少了吗?哪个县衙里没有一大帮的胥吏、衙役,这些还是明面上的,那些白役、帮闲还没有算在内。

  这些人跟着胥吏、衙役做事没有好处能干吗?这些好处从哪里来,还不是盘剥百姓所得,郑氏不过是把这些灰色地带的人员放在明面上,将这些人都纳入官府的财政体系内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