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三十四章 多亏了带路党_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风卷地百草折,这句话用来形容冬季的草原,简直是再也合适不过。

  当太阳落下了山坳,随着黑夜到来,白日里仅剩的一点热气也散的一干二净,刺骨的寒冷笼罩着整个草原。

  汉人有着猫冬的习惯,草原上的人在此方面也是异曲同工。

  冬天没有多少道=活计,草原上的牧民,会赶在太阳落山前,剪好羊毛,给牛羊添好草料,然后早早地钻进自己的蒙古包里,燃起马粪,,架好锅,锅里用清水煮上深秋就已经宰杀好的牛羊,只加一点盐巴,接着再来上一碗滚烫的马奶酒,在温暖的帐篷里用来对抗寒冷。

  要是就这么看起来,对于草原上的人们来说,有吃有喝,闲散慵懒,冬天还真的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

  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冬天是最悲伤的日子,相比于农耕民族,对于牧民来说,寒冷的冬季,更加的要命与难熬。大地将被冬雪覆盖,草原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白灾和饥饿笼罩着草原上所有的部落,无时不刻不再吞噬着人的生命。

  草原上的白灾,指的是大雪。

  有的时候,往往或许一个不留神,甚至就有可能冻死所有的牲畜。

  秋天储存的草料往往是不够的,这个时候,要在大雪之中给牛羊寻找到充饥的草根,往往要付出往日十倍百倍的艰辛。

  饥饿,比白灾要可怕的多。

  有的时候,为了能够省下口粮,部落会将老人丢下,只留给他们一点点的肉干,接着让他们风雪之中自生自灭。

  孩子是未来,男人是支柱,女人是繁衍的希望,只有老人,他们成了部落里的闲人。

  而草原上的粮食,从不养闲人。

  老人们没有怨言,因为他们也曾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母亲。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扈尔特部是一个很小的部落,距离大明边境不到百里的地方,部落里的人加起来也不到千人,在草原上属于被吃的虾米一类。

  不过唯一幸运的,就是他们隶属于瓦剌部。他们的太师,是伟大的也先。

  也先为他们提供保护,划给了他们一块水草较为丰美的地方,让他们得以生存下去。

  也先,就是他们的保护者。

  在也先的带领,这些年,他们的物资充沛,已经很久没有放逐老人了。

  这都要归因于,以前每隔一两年,部族的首领,跟着太师进贡的队伍去了一次大明。

  每次从大明回来,首领都会带回来铁锅,茶砖,盐巴。

  从哪以后,部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这些改变,都是源自于伟大的太师也先。

  在他们心底,也先比所谓的脱脱不花,更应该成为草原上的大汗。

  今年,南面的明人不在给他们茶砖,盐巴,铁锅了,

  于是在这个秋天,伟大的太师召集各部落的勇士,在伟大的长生天庇佑下,太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