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90章:买地,吹过的牛逼必须实现!_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9书吧

  李宪这次之所以来沪市,主要目的就一个——过来考察第一批新北高管在商学院的学习情况。

  临时被李明新抓了壮丁,把他原本在沪市呆上两天,便去深市那头探望刚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李匹的计划给打乱了。

  这边等着李明新给安排讲座还有两天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去趟深市又不够,左右闲着无事,就索性跟周勇开着车在浦东新区左近溜达了起来。

  李宪这溜达,倒也不是为了看景色。

  眼下的浦东也没什么好溜达的地方,大部分地区现在还是城乡结合部的面貌,少部分后来比较出名的地方现在都还是工地。

  之所以出来这么一趟,除了排解无聊之外,最大的目标就是地。

  没错,地皮的地。

  要知道,现在浦东的地皮可是稀烂贱呐!

  贱到啥程度?

  嗯……贱到李宪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把整个新北集团都卖了,然后啥也不干就在浦东这边儿兑换成地皮,然后留到2017年之后全部脱手,来个猥琐发育三十年,突然崛起大后期。

  开玩笑的。

  现在李宪的资产和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干肯定是不会这么干。而且就算他真有这个打算,一心搞开发浦东的沪市政府也不能让他如愿。在中心地带买十几公顷的地放那儿放着不开发,浦东还要不不要搞建设?

  不过是真便宜。

  80年代沪市和全国一样,居民住的房屋都是福利性质,个人每月房水电费每户象征性地交一两块钱,或干脆全部免交。现在90年代了,住房开始了改革试点,商品房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每平米几块钱,逐步上升到现在的几百块一平。

  饶是小平同志在91年视察沪市时说了“深市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浦东是面向世界的”这种相当富有格局的指示。但是现下里浦东还不怎么受到沪市人民的待见。

  浦东这边跟沪市其他老区不一样,因为交通和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整体不便利的关系,相当受嫌弃。

  所以现在这边的商品房不多,地段上如果按照三十年之后的标准看一等一的地方,均价方面也不过就在400块左右。

  当然,也有例外。

  受到沪市富人区,也就是古北新区那头的影响,浦东这边儿也建了几处外销房小区。

  所谓“外销房”,其实就是由国内外或者名义上是国外的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土地以批租形式获得,主要面向华侨、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这个形式,类似于后来的小产权房。

  不过由于需要使用真金白银的外币购买,首先从掏钱方式开始,外销房就显得相当洋气!

  至于房子本身,在户型、建筑材料、小区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发商在广告中都会强调“实行国际化标准”。

  啥叫国际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