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怎么少口子人(第二更求月票!)_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搭起了栅栏,然后一天施舍两顿名为“能立筷”,但是实则是米汤的善粥。以及名为肉食,但其实带着猪毛的猪皮汤。

  虽然这根本填不饱肚子,可是相比于其他一点儿都不往外掏粮食的县城,高低能多活几天。于是乎,一些流民就在这城外搭了棚子,住了下来。

  后来虽然大部分的人都饿死或冻死了,不过留下来的一批人愣是在冬天打野,春夏种田,跟蟑螂一样顽强的活了下来!

  因为当初喝救济汤的时候难民们总是能吐出一地的猪毛,人们就把这地方叫了猪毛屯。

  后来建国之后老邦业县城的城墙被推到,猪毛屯就和县城打通,再难分彼此。

  李宪后来没到暑假的时候就过来这里溜达,对这一带的地形挺了解。不过相比于那个时候,现在很多土房还存在,道路跟那个时候大不一样。

  远远的跟在朱娟身后走了半天,穿过了好几个自己根本没有印象的土房区,李宪的眼前终于一片开朗。

  眼前,是一个小学校。

  在小学校的后身,一排整齐的小二楼排成一排。

  这,就是自己的姥爷家!

  而对于现在,93年来说,说是姥爷的新家或许更合适一点。按照后来李宪姥姥杨淑珍的回忆,就是这一年,大舅刚刚出狱,一家人从海林搬到了邦业。

  一面回忆着往事,李宪不由自主的走到了那条跟记忆里相差无几的小二楼前。

  妈耶、

  这原来这厕所打这个时候就有了啊!就说小时候蹲着怎么感觉瘆得慌,这特么三十几年的建筑啊!

  嘿!

  原来这时候小学校是这样的啊,三十年前敢情这是个足球场,不是篮球场、

  进了大观园一般,陷入大家来找茬模式的李宪看什么都稀奇。将眼前景象和自己儿时的印象对比,别有一番乐趣。

  正当他东瞅瞅西望望,感觉什么都好玩儿的时候,一阵熟悉的话音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

  那是自己无比熟悉的大门。

  门没关,里面一家子人正在将堆满了院子的家什一点点的收拾。

  很显然,李宪无意之中找砖窑的举动,令自己参与到了一个无比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中——今天,是姥爷家搬到邦业的第一天!

  院子里,后来脑出血后半身不遂的老朱头,正在往屋子里搬大件。而院子里,一男两女正在忙活着其他的事情。

  一边忙活,众人一边儿对自己的新家品头论足。

  “爸、这门槛子是不是有点儿太高了?”长子朱峰说了一句。

  老朱头沉着脸,一面抬着那台黑白电视小心翼翼的往屋里走,一面抬着高调:“高?咋地了,来回走卡着你胯裆啦?”

  “……”

  刚刚将枯树枝放到了地上的朱娟瞅了眼院墙,甩了甩大辫子:“爸,咱家这院墙是不是有点儿低?你看隔壁都得有一米七,咱家这看着能有一米五就不错了。”

  老朱头将电视放在了屋里头,隔着门哼了一声,“嫌低啊?喜马拉雅山高,8848米,明天给你搬来当院墙。”

  “……”朱娟下面的话被噎了回去。

  正在这时,院子里噼里啪啦几声脆响。

  那是自己的姥姥杨淑珍,正在放鞭炮除晦气。鞭炮的声音有些闷闷的,似乎是受潮了。

  “老朱,这鞭炮不响啊!一会儿再拿一连出来放吧。”

  “差不多得了!原子弹响,明天给你整两个点上。”

  “……”杨淑珍一生气,把火柴网地上一扔,扭头就进了屋。

  看着如此生动的场面,李宪的眼泪忍不住下来了。

  太好了,遇见你们。遇见你们都快快乐乐,都没有因为那场意外而变得阴郁的你们,都.......还团圆的你们!

  我的杠精姥爷,我的万能大舅,我的自恋狂大姨,我的宝贝姥姥,我的……

  哎?

  我妈呢?!

  李宪擦了擦眼泪,数了数院子里的人,惊呆了。

  不对啊!

  老朱,你们家少一口子啊!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