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7章 忘不了_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大师的作品,只要油画还受到人们追捧,达毕梵手里的画作就会保持继续增值的状态。

  另外达毕梵手里还持有上千幅已故画家的精品画作,将来,达毕梵会分批推高画作的价格。

  艺术家往往不会循规蹈矩,不被这个世界大部分人所包容的事情,反而是他们最愿意去做的,也只有不拘泥于世俗、内心自由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对达毕梵而言,艺术家越是放荡不羁,越是成名之后早点去见上帝,越是有利,如此一来,达毕梵手里永远不会缺已故画家的精品画作。”

  南易示意桑德普停下,自己清了清嗓子说道:“一流企业做标准,在艺术领域同样如此,达毕梵也可以往这个方向进行探索,既可以举办比赛,也可以推行一种绘画能力认定证书。

  学习绘画的人里面,只有极少数才能成为画家,更多的人只能把绘画当成兴趣爱好,或许能给爱情和交际加分,但是不能带来直观的利益。

  但凡有选择,牛仔不会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还是牛仔,子女的生活比自己更好是每个家长共同的愿望,罕少有家长不想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

  在社会福利不好的国家更是如此,不同工种之间的收入水平相差极大,上限高入云霄,下限深陷淤泥,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他们子女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

  比如在华国,自古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孟子的《孟母三迁》、岳飞的《岳母刺字》、欧阳修的《画荻教子》、陶侃的《截发留宾》,说的都是和教育后代有关的典故。

  儒家文化有一个思想特征,对于现世生活和日用伦常的过度注重。

  相比西方的上帝信仰,儒家文化这一特征更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如果说,西方人的上帝信仰是追求‘否定尘世、追求天国’精神,在天国得到超越视为外在超越。

  那儒家的文化就是‘在尘世中就可以实现精神的超越’,在现实里就可以修炼到精神超越,无需等到天国,视为内在超越。

  正是这种内在超越的价值取向,塑造了华国文化的基本性格,也成了几千年来华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点。

  从孔子、孟子到朱熹、王阳明,儒家文化一直贯穿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的现世之学。”

  南易看了看其他人脸上的迷茫,笑了笑,说道:“哈,你们不是修华国史的,我说这个你们听着很难理解,我省略一些,直接说我想说的结论。

  华国人数千年深受儒家内在超越文化口口相传之影响,也见识了读书人超然之地位,加上农耕文明以农税为主的税收构成之下底层农民生存之艰辛,如此种种,让华国人倾向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带着非常强烈的功利心,思想、乐趣都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