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8章 电视购物_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搬到电视上,黑木耳、真菌大礼包、特色土蜂蜜、绝品好人参、一等好鹿茸、野菜精拼盘,好东西里品质不太高的那些都用来走电视购物的出货渠道。

  当然,品质不太高是对内部而言,对消费者来说,绝大部分都是他们生平仅见的好品质,就说这土蜂蜜,没有保质期的又有几个人见过、吃过,要不是蜂农扶持计划走样了,垦殖集团的蜂蜜都会紧着出口赚外汇,留在国内的就是用来走人情和内部分润的部分。

  农民是淳朴的,也是性格多样,非脸谱化的,短视,只顾眼前一点蝇头小利的也有不少,特别是国内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稍有实力的商人挤进了蜂蜜这一块,举目无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垦殖集团十几年时间打造的重“质”体系出现了裂痕。

  好品质不是张嘴就来,在蜜蜂养殖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按高标准来执行,同样一斤蜂蜜的产出,普通养殖的方法只需出三分力,但垦殖集团的养殖方法却要出到十二分力,且是巧力,对于习惯出死力的农民来说是比较别扭的。

  虽说收购价有保障,但很难达到规模化、量产化养殖。

  量多为好,这是刻在农民骨子里的认知,在“1块/斤,年产千斤”,与“1000块/斤,年产一斤”之间,农民大部分会选择前者,因为前者的容错率高,不容易颗粒无收。

  且在蜜蜂的养殖过程中,垦殖集团不思进取,抱着原始的那套,不接受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养殖方法,拒不参与元素周期人基因突变计划,思想狭隘,好东西只顾着供给权贵,不愿意让普通消费者分润。

  正因如此,有不少蜂农觉醒了,弃垦殖集团而去,加入量产的怀抱,蜂箱增加好几倍,用上科学化养殖的办法,春夏一糖兑一水,秋冬两糖兑一水,养起来可省力多了。

  哪像过去,一年到头都在追花期,从最北到最南,拉着蜂箱到处跑,不说运费开销很大,一年到头人都在荒郊野外受罪,蜜蜂还容易养死,现在多好,糖水一喂,蜜蜂容易养活,摇蜜机一摇,白糖蜜哗哗流啊。

  不要扯什么白糖右旋,果糖左旋,天然花蜜中有很多微量活性有益成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蜂蜜的精华也必须是甜,屁有益成分,糊弄鬼呢。只要把着糖水的量,不要把强蜂喂成弱蜂,不要喂死就得了,什么天然蜜、白糖蜜,有狗屁区别。

  正因为有这样认知的蜂农变多,且蜂蜜的行业机密不为人所知,蜂蜜的市场行情不错,科学化量产收益不比土法差,不少蜂农脱离垦殖集团,蜂农扶持计划基本名存实亡。

  于是,垦殖集团的蜜蜂养殖不再走合作社的模式,而是改成了集团模式,垦殖集团、神农南粮、钱塘生合资建立长白山蜜业,兼并愿意继续合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