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6章 徐如月,徐如林_我的大佬女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瘦青年得胜而归,第三也是安慰那些被燕九杀死的人的亲属。

  这村子里的酒很别致,是用竹筒装着的,喝之前要用小锤把竹节敲破,里面的酒呈现出一种晶莹的祖母绿色,喝起来也带着几分草木的清新之气。

  这玩意要是放到外面去卖,这一竹节的酒少说也要上千块了。

  酒宴当-->>(第1/2页)(本章节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中,我和村长又开始了文字交流。他告诉我,这个村子里的人,先祖都是扬州一带的山越人,因为杨广无道,几次下扬州搞的民怨沸腾,最终导致天下大乱,为了避开高额赋税,同时也为了避免战火侵扰,所以这些人的祖先就干脆搬进了深山之中。

  之后,他们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一切习俗都保持着隋末时期的原始风貌,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是按照隋末时的礼节。

  这一晃,都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

  不过,这我倒是明白了,为什么我和他都用汉字,语言却不通。

  因为……隋末时期的官方语言根本不是现代人的普通话,更不是任何地方的方言,而是一种现在几乎已经消亡了的特殊语言。

  古人的文字和现代人相差不太多,但是发音就相差万里了。

  据说唐朝的时候,还曾经出现过“dyo”这种读音的文字,这读音……现代汉语里面上哪儿找去?

  所以,就算是一个精通隋朝官话的人站到我面前,我都听不懂他说什么。

  更何况是山越这种离政治中心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的人说的土语。

  村长还告诉我,这里人的识字率很低,现在全村识字的人,举起双手,基本上十根指头就数的过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识字在这里没什么用……

  一共就巴掌大的一个村子,有事儿喊一声就得了,记账划几个记号就得了,也没人写信,也不用写什么匾额,文字的作用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子里被无限缩小。所以,现在会写字认字的,基本都是只凭兴趣,将其当做了一种“业余爱好”。

  就像村长家这一双儿女,儿子也就是那个黑瘦青年,对于弓箭和打猎的兴趣远大于写字。而那个女儿月月,一开始的时候学了一阵写字,但没人陪着她一起学,她学了几天就觉得无聊了。

  “那他们至少得会写自己的名字吧?”我忍不住问道。

  村长的回答更让我惊奇,这俩人不用会写名字……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汉字的名字,两个人的名字都是根据当地土语取的,一个的意思是“森林”,另一个的意思是“比月亮还美丽的少女”。

  可我总不能这么叫他俩吧……

  这村长倒是有汉族名字,叫“徐敬尧”。

  于是我对村长道:“要不然,我给你这双儿女取两个名字,如何?”

  村长显得很开心,于是我就在纸上写下了“徐如月”和“徐如林”两个名字。

  徐如林就是那黑瘦青年,徐如月嘛,自然就是月月了。

  村长当即把两个人叫过来,分别把我写的名字指给他们看。

  徐如林显的不置可否,他对于名字向来都不甚在意。

  徐如月则表现的很开心,好像很喜欢我给她取的这个新名字,甚至还借了笔,在旁边一笔一笔的描着这三个字。

  我看着徐如月,想起这些天来她对我的照顾,心里自然涌起一股感激。

  我轻笑着对村长道:“承蒙您今晚盛情款待,我也没什么好答谢的。您家女儿曾经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因此,我想亲自去给她做一道菜,让她尝尝外面的手艺,不知道您可否答应?”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