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第九十一章_衡门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还有其他缘由。”

  崔明度反问:“还有何缘由?”

  伏廷手中马鞭一转,没有看他:“圣人行事至今,河洛侯看在眼里,或许想过有一日同样的手段也会轮到崔氏自己。”

  崔明度身形一僵,眼神顿住。

  伏廷话里的意思很明了,他当初那一番话帮了栖迟,是否也表明他当时已与圣人有了离心之意。

  一个大家世族子弟,不可能行事全然不顾家族,他绝不可能在说出那番话之前没有过仔细的考量。

  许久无声。

  崔明度并没有反驳,只是那张脸上反而显露了明显的文弱,以及一丝丝的犹豫和踟蹰。

  伏廷看了他一眼:“邕王的事我言尽于此,倘若我对你的那番话说错了,那就当你我今日不曾见过,今后各安天命。但倘若河洛侯并不全然随圣人摆布,那不妨想一想这样的人如何能登上大位,他真登上了大位,于国于你,又有什么好处。”

  崔明度第一次听他对自己说这么多话,但听意思,大概也是唯一的一次了。

  他自己明白,若非事出有因,大概这位安北大都护根本不会站到他面前来。

  “伏大都护要说的,我已明白了。”

  崔明度眼神看向独间外,伏廷带来的几个人都在外等着,一截衣角若隐若现地出现在门口,少年的身姿抽穗一般拔高,在他眼里只能看到一张沉静的侧脸。

  他知道,伏廷是要扶立光王世子了。

  让邕王继位,确实没有什么好处,崔明度心知肚明,实际上他早已暗中思考过多回。

  只不过没想到会有这样一刻的到来。

  沉思许久,直到窗外日头已高,他才又搭手向伏廷见了一礼,口气温淡地道:“真想不到,我会有与大都护合作的一日。”

  伏廷一脸刚毅沉定,似早已料到。

  ……

  谈话结束时,已日上三竿。

  近卫入门,在伏廷耳边低语了几句,汇报了眼下状况。

  伏廷马鞭一收,朝崔明度点了个头。

  该说的都已说了,接下来才是开始。

  转身要走之际,崔明度忽而意有所指地说了句:“大都护怎么没想过,我当日与县主说那些,或许还存着其他私心。”

  伏廷脚步停了一下,头也不回地说:“那与我无关,该说的我早已说过,河洛侯应当还没忘记。”

  说完直接出了门。

  崔明度看着他身影消失,想了起来,他的确早就放过话。

  栖迟永远是他伏廷的女人,谁也别想动。

  他独自站着,微微笑了笑,似是自嘲,他有何资格说这种话,还能仰仗着这股东风保全了崔氏门楣就已是莫大的好事了。

  如今身为河洛侯,这不就是他该做的吗?

  ……

  楼下,伏廷上马离去。

  疾驰出城时,他的手在腰间摸了一下,摸到一张字条。

  那是曹玉林派人送来的,栖迟给他的。

  若非这张字条,他大概不会走这一趟。

  而若得到一个崔氏这样的世家大族支持,距离成功便多了一份胜算。

  他手指紧搓一下,拿出来,死死抿住唇,心里有些难言滋味,即便被他关着,她也依旧做不到置身事外。

  曹玉林从瀚海府的铺中出来,快马赶回都护府。

  重兵把守的府门没有丝毫松懈,她一路直接去了主屋。

  栖迟在房中安安静静坐着,她见了多少有些歉疚,上前说:“嫂嫂久等了。”

  栖迟问:“做好了?”

  曹玉林称是,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方帕子,展开后放在她面前。

  里面包裹的是她的鱼形玉佩。

  以往她从不假以人手,只是如今,才不得不靠她出面。

  栖迟让她拿着去找柜上的解九,让他按照东家的吩咐,指使都中的铺子动作。

  曹玉林虽然事情办好了,脸色却并不见轻松:“听那个解九说,嫂嫂如此安排,恐会引起买卖混乱,对嫂嫂是有极大损失的。”

  栖迟将玉佩收好,“如今都中越混乱,对他才越有利。”

  一旦洛阳打通,直面长安便是迟早的。

  顿了顿,她又淡淡说:“若真输了,一切都输了,这些损失又算得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回来了,晚了晚了,红包致歉!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