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六章 被抓带上堂_醉卧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但很多读书人都忘记了读书的初衷,或者说他们读书的初衷并不单纯。

  古时士大夫钻研孔孟之道,言必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纵横捭阖,凭借胸中经纶,以笔为刀,以纸为盾,指点江山而激扬文字。

  到得隋唐魏晋,读书又成为了一件雅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寄情山水,游戏人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而到了大焱,却又变成了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待得科举制度越发完善起来,读书又变成了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也正是因此,古往今来,除却孔孟可称圣,剩下的便只有一个大明朝的王明阳。

  风骨傲弱雪中梅的是书生,优柔软弱如墙头草的也是书生,知行合一的是书生,口是心非的还是书生,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讲到书生,必会带上美人罢了。

  周甫彦也是读书人,而且已经考取了官身,但他的志向并非纵横庙堂,而是千古流芳,或有些好高骛远,但却实实在在是他的目标。

  所以他必须抓住所有能够利用的机会,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不息,而想要扬名四海,混迹青楼界显然是个很好的选择。

  在苏牧后世的那个时空里,有个叫柳永的家伙,长得不怎么样,考试也不怎么样,更不用说当官了,有时候是三餐不继的那种。

  但他却成为了混迹青楼界真正的典范人物,当时的青楼姑娘都以跟这个家伙睡一觉为梦想和荣耀,他的一首词就能够将一个普通的青楼姑娘推上花魁的宝座。

  而他死了之后,还是姑娘们出钱给他办的丧。

  如果周甫彦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应该会将他引为偶像了吧。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且说周甫彦请动了李师师,又先声夺人作了一首《生查子》,顿时在各大青楼之中传唱开来。

  然而他心里头终究有个疙瘩,那便是曾经击败他,从他手中抢走了杭州第一才子的苏牧。

  据他所知,今夜便有几家青楼的姑娘要演唱苏牧的那首《蝶恋花》,连李师师都听说过醉倒何妨花底卧,不须红袖来扶我,听说周甫彦也邀请了苏牧,李师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了,甚至还主动打听到了苏牧曾经作的那首《人面桃花》。

  这也让周甫彦心头不快,但他毕竟是个自诩优雅有风度的人,断然不会在李师师的面前表现出对苏牧耿耿于怀的情绪。

  《生查子》问世之后,也有其他才子出手吟诗作赋,但水准终究是比不得周甫彦。

  一句遍看杭州花,不似师师好,将马屁拍到了极致,周甫彦却没有觉得有任何的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