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四章:渔阳鼙鼓动地来(九)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梅花绽放,一片幽香,李隆基横吹玉笛、杨玉环轻弹琵琶,梨园弟子轻歌曼舞,其乐融融。杨国忠则小心翼翼服侍在侧,生怕再惹贵妃娘子不快。

  待高力士将达奚珣的奏报送来时,李隆基将信将疑,杨国忠欣喜不已。高力士转述王正见的判断后,李隆基急召高仙芝、王正见和张守瑜一并来梨园商议。

  两位碛西名将一致认定安禄山献马之举极为可疑,其心可诛。张守瑜虽不认为安禄山会起兵反叛,但也赞同不能放任数千如狼似虎的边镇骑兵进入京畿。杨国忠则咬定安禄山狼子野心,一再恳求李隆基下诏,免去安禄山一切官爵,并将之押送到京。

  李隆基沉思半晌,才命高仙芝为主将、王正见为副,统领五千飞龙禁军疾驰潼关,同时下诏婉拒安禄山献马之举。

  王正见与高仙芝飞抵潼关时,三千曳落河已行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得知飞龙禁军增援潼关,田乾真意识到战机已失,遂撕下伪装,顺势攻打陕州。不过一个时辰,陕州就落入曳落河之手。占领陕州后,曳落河侦骑四出,截杀过往行旅,大唐的东西二都遂被隔绝。

  田乾真攻打陕州之时,河北幽州城中,安禄山诈为敕书,召部下诸将示之道:“内侍少监边令诚送来圣人密旨,历数杨国忠欺君罔上、掩盖败绩等罪状,令某率兵入朝讨伐杨国忠。敢不从命者,定斩不饶!”

  此时范阳军将佐多为番将,皆以安禄山马首是瞻,无人敢有异言。安禄山大喜,纠集帐下兵马及奚、契丹、室韦等部散骑共十二万,亲乘铁舆,率军南下。

  叛军步骑精锐,烟尘滚滚,鼓噪震地。当时内地承平日久,百姓几代不闻兵戈,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震惊。叛军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迎敌,或弃城逃窜,或被叛军擒杀,无敢抗拒者。

  与此同时,安庆宗以进献契丹武士、少女为名,派兵潜入太原,斩杀北都副留守杨光翔,兵不血刃轻取太原。

  攻占太原后,安庆宗当即从监牢中放出高秀岩,然后派兵屠杀太原王氏数百人,一时间城中血气冲天、冤魂无数。河东一道迅疾落入叛军手中。

  赴京参加冬至大朝会的平卢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史思明行至恒州(今河北石家庄)得知安禄山起兵,他当机立断率百余名牙兵急驰东南,避开叛军兵锋,从青州登船,走海路返回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整顿兵马后作壁上观。

  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听闻范阳、河东两镇起兵反叛时,他正苦口婆心劝与自己一同进京的朔方节度使李光弼娶自己的女儿。得知安禄山背叛大唐,面如死灰的安思顺自缚双手入京请罪,却劝李光弼尽快折返灵州,防范安庆宗偷袭河套、监控回纥。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因腿疾之故,早在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