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2章 夏景行谈创业(求月票)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道:“这个阶段,它的组织模式是个人分工,大家想想是不是?”

  “对对对,总结得很好。”

  舜宇光学的王文鉴猛点头,“我当年带着八个高中毕业生创办余姚第二光仪厂,大家基本上是各管一摊事,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做事全凭自觉。”

  王文鉴的话,引起了在场人的情感共鸣,都纷纷点起了头。

  无论他们企业如今做得有多大,但都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

  除了马雲!

  他创业就有十七个人跟随他,算是高配。

  不过阿狸是马雲继中国黄页、外经贸网站后的第三次创业,算是连续创业,所以团队配置要高于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

  “当这个原创价值被成功验证后,比如网站做出来了,产品研发成功了,它就会迈入第二个阶段——业务模式验证期。”

  夏景行换了一组PPT图片,继续介绍道:“这个阶段的企业,我称作从到1,融资阶段处于A轮、A+轮,员工规模可能达到五十人,乃至一百人,甚至更多。

  这就会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团队职能分工,比如成立某某部门。”

  望着台下的李响、谢震雨、张涛等人,夏景行沉声道:“在座很多学员,你们的企业就处于这个阶段。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是龙还是虫,是一飞冲天,还是止步不前,甚至跌入尘埃,这个阶段就是你们的分水岭。”

  说到这时,夏景行心情颇为沉重,前世他经营的几家企业都死在了这个阶段,九成九的创业者,也都会挂在这个阶段。

  夏景行的话,顿时把学员们的求知欲给勾起来了,想听听夏老师的解决方案。

  李响、杨浩勇等人,更是把手举得高高的,都想提问。

  “李响,你先问吧!”

  见夏老师让自己第一个提问,李响像一个刚被老师委任为课代表的小学生一样,高高兴兴的站了起来。

  他笑嘻嘻问道:“夏总,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怎么突破?”

  夏景行淡淡一笑,“多条路径!

  第一条是经验,假如你加入过一个创业团队,并且见证了他们从零做起,做到接近上市,或者已经上市了。

  你就能了解到如何避开创业中的各种坑,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企业身上。

  当然,也不能全盘生搬硬套,并且也不能绝对保证成功避开各种坑,只是避开几率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风投机构更喜欢连续成功创业者,或者大型公司跳槽出来的创业者的原因了。”

  听到这,李响心凉了半截,“我大学都没读就跑出来创业,也没在大型企业里呆过。

  你我看,还有机会吗?”

  所以你被资本驱逐出汽车之家啦!

  夏景行在心中腹诽了一句,笑着回道:“这就涉及到第二条路径了,没有经验,就只能去不断试错。

  假如你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