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3章 各怀心事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不得不与他为敌,那也只怪姓高的命不好罢了,这与私怨无关――他连高大人的面都未见过,哪里谈得上私怨。

  将军得报,从西州来了一百多人的天山牧人马,这样一支力量虽然人数不多,但在经过沿途关隘时,不能不留下什么踪迹。

  只是自他们一入剑南道地面便像是失去了影子,也不知道匿去了哪里。不过,他不认为这支小小的队伍在剑南道广阔的崇山峻岭中能有多大的作用。

  一旦他们敢于掺和进来,那么他便可把这些人说成是乱民。按制,应对突发的暴乱,军府是可以相机行事的。长安对各地折冲府控制虽严,但对于造反一事控制更严厉,打击起来也更及时、凌厉。

  这样一想,他认为高峻只能耍光杆子,他那些从西州调来的人马同样是摆设,甚至还有可能给他添乱。屋里只有他一个,但他沉声问道,“那些放马的……可有什么消息?”

  外面闪进来一人回禀道,“将军,属下派出去几个人打探过,但那些人像是地遁了,一个人都不见……而文山县边界各关隘,也没有报来他们离去的迹像。”

  将军轻声哼了一声算是回答,那人又闪出去了。

  黑达率领着一百二十名护牧队抵达了文山县城外潜伏后,高大人就一点消息也没有再传过来。他们按着高大人的指令潜伏了几天,后来有的人就坐不住了,提议是不是出去个人打探一下,也许高大人有什么麻烦拖住了不能脱身,这也都是说不定的。

  黑达说,“我们不动,这里可不是西州,是在自己家门口,我们不能自惹乱子。我知道没有什么事情能缠住高大人,且耐心等候命令。”其实黑达的心里也十分焦虑,但他知道不能乱动。

  为着能够及时隐形遁迹,他们连营帐也不架起,只是分散于深山中,把牦牛毯子遮露避寒,顶多烧些热水,煮了肉丝充饥。有人开玩笑道,“以为到了这里会有好招待。”

  有几次在附近出现了几拨儿人,为数不多,三三两两,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县民。他们就从这些人潜伏的树丛前经过,这些护牧队大气也不出,放他们过去。一晃五六天过去了,高大人还是一点消息也没送到,他们便耐心地等下去。

  而樊莺和崔嫣等人并未去高峻指给她们的、月心山上的那处山洞。本来是想去的,但是她们到了刺史府,劝说汪夫人一同离开时,汪夫人说什么都不动身。她的哥哥汪衡在这里,义兄李弥也在雅州城里,她凭什么要随着这些并不熟悉的人去什么破山洞里。

  她第一次见到高别驾的这两位夫人,一见之下就觉得,自己与人家比起来更是相形见绌,根本一见之下便失去了比较的信心,因而抵触情绪就更有了不便明说的理由。

  她从崔嫣时刻不离怀抱的那把瑟琶,就认定了她是那位五夫人,一问正是她。当时就说道,“崔夫人,我两位兄长未发话我是不走的。”

  崔嫣听了,暗地里与樊莺商量道,“不如我们也不走,我们再回驿馆去,峻有什么事情也好及时得知。”樊莺平时是不怕师兄的,但是在这样的紧要时候却不大敢有违高峻的命令。她也知道留在雅州驿馆里是方便一些的,只是怕因此拖累了师兄的大事,让他不能放手出去。

  崔嫣道,“到时他要发火,只好我们两个应着。”

  樊莺下了决心,“那好,我们这就回去。”她们再劝汪夫人一同去驿馆,汪夫人想到,去了之后只有自己一个人,而对方这么些人,总是不大相信他们,于是再次拒绝。

  但是不久,钦差便有命令到:刺史府只留一人看家,其余人都拉出去了。这时汪夫人才有些害怕,但话已出口,不好再说去。

  待到樊莺等人离开,汪夫人只好给自己打气道,“我的两位哥哥绝不会不管我的。”她令仆妇们关严了后院的大门,再关了内室的各道门,只留那一位护卫在前厅,而她和两位仆妇躲到自己的屋子里大气不敢出。(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