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教堂路086号_真女子从不回头看爆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一行人沿着街面往上走,没多会儿果然看见个狭窄幽深的小巷,巷子口摆着个满是灰尘的广告牌,牌子上用红色油漆刷着“人民旅馆”四个大字。

  旅馆名下方,用记号笔写了个地址:“教堂路086号”。

  “你们在这等下,我先进去看看。”杨珊转头对老周等人低声道。

  “好。”老周点头,招呼其他人稍微退远些。

  张姐看着杨珊一个人走进巷子,忍不住看了眼另外三个男人,想开口说去个男的陪着杨珊,又怕被嫌弃多事,抿嘴憋住了。

  黄毛站在最前面探头探脑,小情侣手拉着手退到最后方,不时窃窃私语。

  老周状若无事,只不住打量四周街景。

  杨珊进入巷子内,熟悉的既视感再度迎面而来……

  这条小巷除临街处是两栋四层高的小楼外,内里是单层或双层的、以红砖房和水泥空心砖建筑为主的老旧民房;水泥墙皮大块剥落,暴露出来的潮湿的红砖墙体上爬满灰白色盐霜状结晶体;屋檐低矮,有的房顶是西南省份老房子常见的瓦片顶,有的房顶甚至是油毛毡——一种廉价、但火灾隐患严重的沥青防水卷材。

  狭窄的路面是不知道修修补补多少层的水泥路,从板板快快、甚至还有色差的修补面积看应该是住户自修的“门前地”,低洼的地方积着雨水、飘着烟头,相比之下,虽冷冷清清但至少大面儿上平整的大街街面绝对算得上面子工程。

  “还真是满满的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城镇特征啊……能看的房子集中在临街两排,离街面二十米远就是另一个世界。”杨珊忍不住吐槽,就连这种地方,都跟她的老家清镇贼像。

  带着这种“最熟悉的陌生街道”蛋疼感,杨珊在昏暗的小巷子里拐了两个弯,总算找到了目的地:一家门口挂着褪色“人民旅馆”招牌的居民大院。

  与周围磕碜的环境比起来,这家旅馆相当“鹤立鸡群”——青砖围成的仿古围墙看起来很有几分旧式南方大宅子的味道,凹字形排列的三层小楼墙体外侧铺着白色瓷砖,从敞开的院门看进去,院子里的石板路、左右对称的花坛、正对着大门的小竹林也算是有几分雅致趣味。

  院门左边的平房一半是小卖部,一半是住宿登记处,当杨珊站在院门口朝内打量时,坐在里面嗑瓜子看电视的大婶吼了一嗓子:“找人还是住宿?”

  这种把客人当孙子的态度换个城市居民来肯定不习惯,小镇出生的杨珊倒是一点也没觉着惊讶,大大方方走过去趴柜台上道:“住宿怎么收费?”

  “双人间100块钱一天,单间80。”大婶似乎嫌弃杨珊打搅她看电视,不耐烦地丢下瓜子,从柜台下抽了个登记薄出来。

  “哦,那我去和朋友商量下再来。”杨珊点点头,转身就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