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03章 拜倒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适合,成本也太高,不值得。

  事实上渤海人的做法是对的。他们的边墙位置很合理,边墙之外,即便还有一些相对富庶的平原,但也不多了,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住他们的人口——人口繁衍,需要资源的,地方就那么大,能养活的人其实是有数的。

  不要让他们进入温暖的地方,这是原则。所以,邵树德顺势提出了第二条。

  “其二,渤海国的边墙,为大夏与尔等之边界,不得擅自逾越。”邵树德说道:“不过尔等也别自弃,黑水诸部亦是大夏子民,亦是朕之赤子。朕欲置铁利、宝露、同江、黑水、鲸海五州,许尔等土官世袭,但不得相互吞并,当永为世好。每年入秋后、正旦前,诸部需至永和宫、永宁宫、永定宫缴纳贡赋,兼可互市。”

  永和宫已经设立了,在后世镇赉县一带,是沙陀部的牧场。

  永宁宫、永定宫将是萨葛、安庆二部的牧场,今年没时间了,将在明年征发渤海民众建立。原则上来说,一个设在松花江下游,一个将设在乌苏里江流域。

  唯一的问题就是,沙陀三部原本住在代北,离中原很近,多半不愿意到这么荒凉的地方生活。这里要啥没啥,穷得掉渣,有钱都买不到东西,心里没怨气是不可能的。

  邵树德之前就得史建瑭密报,沙陀军士多有怨言,很多人请求回河东居住。

  这个呼声不得不认真考虑。

  沙陀人最先待的河西一带也不富裕,被吐蕃祸害之后,更是大不如前。如果真要对比起来,不一定就比背靠渤海国的永宁宫、永定宫好多少,但问题在于,他们过过好日子了,再过回苦日子,不一定乐意。

  邵树德思来想去,得多管齐下给予好处——人家都给你戍边了,不得有扶助政策?

  扶助政策一个是金钱方面,一个是升迁渠道,都要给予照顾。具体的细则,还要再想一想,毕竟一个不好,弄成北魏六镇起义就搞笑了。

  另外,辽东道要发展好。渤海国自己就有一百多万人,再移民一大批汉人过来,平稳发展几十年,人口滋长之后,这两个边地行宫牧场的日子就没那么苦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后世子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被人一个忽悠,就把他立下的诸多优待政策给废除了,那样保不齐沙陀人就和女真人合流了。

  唉,古典时代,要维持一个庞大的疆域,真的太困难了,总感觉在给后世子孙埋雷。但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后人的智慧听起来有点不负责任,但有时候真的挺重要。

  “这一点,尔等可有异议?”说完之后,邵树德看着众人,问道。

  “无异议。”众人能有什么意见?

  土官世袭其实是好事,虽然不一定能严格执行下去,但总比没有好。

  互市更是他们急需的,傻子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