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盗甥_孤城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展开一看,但见词曰:“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堪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张承照跟我解释说:“这是欧阳修的旧作。外甥女一事传开后,又被钱明逸族人钱勰翻了出来,笑指这词说:‘张氏到欧阳家时年七岁,正是女儿学簸钱时。’”

  “钱明逸、钱勰……”我又觉有异,“他们姓钱,可是吴越王钱俶的后人?”

  张承照点头:“没错。欧阳修在编修《五代史》,听说对吴越王有诸多贬词,钱家后人早对其不满。”

  我想了想,又问:“那《望江南》真是他写的?他承认是他旧作?”

  张承照答说:“没承认,可也没否认,应该算是默认罢。”

  我无语,反复看手中词,目光徘徊于末几句上: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我心里微微一动。记得初入公主阁时,她也正在簸钱。原以为只是不经意的一瞥,但她那天真娇俏的容止好似已由此烙入我心,以致现在一见“簸钱”二字,浮想起的便是她语笑晏晏的模样。

  “也许,欧阳学士与张氏,只是有情无奸罢。”我叹道。

  “有情无奸?”张承照提高语调重复这话,带着莫可名状的兴奋,揶揄我:“说到底,我们不过是碰不到女人的小黄门,你能知道什么是情,什么是奸?”

  我顿时像被人劈面掌了两下嘴,脸上火辣辣的,垂下眼帘,无言以对。

  这引得张承照抚掌大笑:“原以为你进了后省,见了大世面,又被娘子们*,应有不少长进,没想到现今面皮还是这样薄。”

  我勉强一笑,只盼将话题自我身上引开:“那官家呢?他怎样看欧阳修之事?”

  “听学士们说,官家也很恼火。原本,他是很欣赏欧阳修的才气的,重用他为谏官不说,还特意嘱咐我们,一旦欧阳学士有新作,无论是否属内制,都要找来上呈给他。如今出了这事,官家自不免震怒。据说在朝堂上乍闻此事,官家的脸色唰地沉下来,半晌没发一言。”说到这里,张承照反问我:“你见官家的机会可不少,怎没见他提起?”

  我摆首道:“我是在公主身边伺候,这类事,官家怎会跟公主提及。”

  “那也没跟娘子们提起?”张承照忽又来了兴致,“你有没听说,张娘子可能也会向欧阳修的井中砸块石头?”

  “张娘子?”我诧异道,“应该不会罢。出了梳头夫人的事后,皇后还特意告诫众夫人勿涉政事,何况张娘子与欧阳修应无嫌隙罢?”

  张承照嘿嘿一笑,问我:“你还记不记得,当年张娘子生八公主时,欧阳修曾上疏,名为《论美人张氏恩宠宜加以裁损》?”

  经他提醒我才想起,确有此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