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8章 新闻人物(二合一)_重塑千禧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给医院预诊带来的改变。

  方卓随意看了两眼,大概知道这就是上次到办公室采访自己的那位记者所提供的材料,只是,他记得是有报纸已经报道过相关内容,没想到又在电视上引用一遍。

  旁边的徐惠芬有些傻眼,知道这个年轻人很厉害,可知道归知道……电视里被央视报道的人坐在自己家里和丈夫喝着酒是什么概念?

  她颇为坐立不安,不自觉开口问了句:“方总,申城买房在哪里买比较好啊?”

  “嗨,嫂子,咋又生分了?是不是看我大闸蟹吃得多,不想我下回上门?”方卓只是略一思索就知道称呼变化的缘由,笑了一声,“静安、徐汇、浦东都行。”

  李如意看了自己媳妇一眼,冲着方卓笑笑。

  买房的话题就在这里终结,两人转而聊起一些临安的变化。

  方卓还是比较关心自己的第二故乡的,除了羊城附近,他考虑着长三角附近也可以做一处仓储和配送中心,尤其这里的快递行业比较有所发展,大家都对新事物接受的很快。

  这顿晚餐吃得很愉快,仿佛真吃出几分忘年交的意思。

  方卓在李如意和徐惠芬热情的挽留声中告辞离开,约好有时间再登门尝尝其它菜式。

  等到方卓离开,徐惠芬向丈夫埋怨道:“你怎么不早讲,人家是上了新闻的人啊!”

  “我讲过啊,他就是很厉害啊。”李如意摇头,“我看他吃得挺开心,你急个什么劲。哎对,你之前不还不同意再买一套房呢。”

  “那不一样,我是什么眼光,你是什么眼光,上电视的人又是什么眼光?”徐惠芬边收拾碗碟边说道,“人家好心好意的指点,这要不听不就成了倔驴!”

  李如意嘀咕了一声:“倔驴。”

  “洗碗去吧。”徐惠芬瞪了一眼,“我问问我姐,看她手里还有没有闲钱。”

  “还有,下回人家来的时候把女儿喊上来见见她叔,帮忙指点指点以后上大学学啥。”

  李如意无奈应下,还下回呢,下回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

  10月6号,方卓回到申城。

  他人还没到办公室里,手机里就接到记者的采访请求。

  这一回不是央视财经,但来头也不小,是《经济参考报》的记者。

  《经济参考报》81年创刊,是国内最早的全国性经济类报纸,它隶属于新华社,有着比较高端的定位。

  方卓和记者约好下午在公司见面,上午便没往恒隆广场去,跑了一趟交大,找产品经理许柯登聊了一会,又考虑接下来的局面要怎么整。

  下午两点钟,方卓出现在公司,先是被惊喜的员工们夹道关心,然后才如约等来记者上门。

  “你怎么看待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你对线上医疗有什么样的预期?”

  “你怎么看高速发展下的行业监管?”

  刚一采访,这记者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