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王立松挂帅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实没踩监管红线,而且毫无疑问会让天英控股那个难搞的人力资源总监比较满意。

  其实,我们可以将一家生产企业的工人分为“存量用工”和“增量用工”。

  一家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重要生产环节,一般由各业务线负责人、车间主管以及生产线组长等掌握,这些人大多都是公司自行培养、内部晋升上去的高级生产人员,属于典型的“存量用工”。

  而那些操作难度低、工作重复性强、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不高、人员流动性大和管理难度大的人工操作工段,就应该由劳务外包公司的人员从事,这些外包人员又被称为“增量用工”。

  一家发展成熟、体制完善的生产型企业,“存量用工”和“增量用工”的比例应当控制得恰到好处,这才能使企业以最低廉的人力成本创造最高的价值。

  上述问题,属于人力资源总监陈斌的管辖范围。

  陈斌认为自己原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试的配比简直完美无缺,既满足了生产,又顺应了市场,怎么明和证券这帮毛孩子一来就打着法规和上市的旗号,赫然要求自己打破黄金分割,这可不行。

  于是乎陈斌当然在背后跟董事长张剑枫否定了明和证券的能力,只不过张剑枫也就是听听罢了,没动作。

  一根筷子干不了事,两根筷子作用就出来了。

  陈斌之后,财务总监陈星也向张剑枫提出了换券商的要求,理由是:“明和证券显然对于我们100%经销的问题毫无办法,而且我查了下明和的历史成功案例,虽然他们IPO的企业数量一直都是全国第一,但做的大多都是中小公司,像我们这么大的鱼他们没见过几条,没经验。”

  陈星说完这番话没两天,就给张剑枫推荐了与明和证券实力差不多的甲等券商,也就是此时正坐在另一间会议室的那波人。

  王立松这次驻扎在企业现场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赶走那波人。

  当然,赶人不能使用武力,就算再看那帮人不顺眼,也不能在中午一起等电梯下楼吃饭的时候把人家踹了,还是得拼智慧。

  既然天英控股这类“海洋稀有鱼种”谁都没吃过,想破脑袋也要吃下去,开膛破肚的方法显然得重新学,因为你不去开别人就上了,说不定别人挖破鱼腹后里面还掉出很多珍珠,最后你哭都没法哭。

  所以这次曹平生让王立松挂帅,长期待在现场,不赶跑那帮人就别想离开青阳市经城区。

  混了十几年投行的王立松当然不是吃素的,来天英的第一天就把困难详详细细地了解了一遍,比较棘手的劳务派遣人数无法降低的问题被他轻松解决。

  解决方式也跟简单粗暴:国家既然只卡派遣比例不管外包比例,那我们就“不搞假派遣,只搞真外包”!原先的派遣公司踢一半出局,换成质地不错的外包公司,就算外包公司的劳工没有派遣公司的专业,通过培训就可以弥补。

  培训费那点钱,与彻底改变企业用工模式相比都是小钱,何况即便是派遣工人,也同样需要培训费。

  所以人力资源总监陈星对于王立松的这个提议还是相当能接受的,洽谈了半小时后,王暮雪看到陈星收起自己的笔记本,满意地起身走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前无古人的100%经销问题了。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