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4章 首当主讲人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接通过陈斌本人,八成处处碰壁。

  “截至今年3月10日,根据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全体员工花名册及合同签署情况,公司共有海外员工6275名,其中未签署劳动合同员工总数为1847名,占比%,且工资均为现金发放。”

  曹平生顺着王暮雪这句话,看向陈斌道:“陈总,这些没签合同的海外员工都是些什么人?”

  “大多都是临时工,那种不超过六个月的促销人员,就是你们看到手机城,每个摊点前吆喝的那种人,很多都是学生,因为流动性大,所以没签。”陈斌道。

  曹平生随即又问:“其中有没有生产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

  “没有。”陈斌回答得很果断,见曹平生手转动着一个未打开过的矿泉水瓶没接话,他继而道:“流动性这么大,又是学生,不签合同有问题么?”

  “不签,你们怎么入账?”曹平生看向了财务总监陈星,“如果是销售人员,要按工资计入销售费用,记账要有依据,这块不能省,而且你们现金发放成本核算容易出问题。”

  陈星是一位看上去很温和的中年男人,个子大概米左右,长相若放在年轻时,绝对是个高鼻梁的帅小伙,此时他语速适中,音量稍小地回答道:“当地非洲学生通常只接受现金,你问他们要银行卡,他们会跟你说没有,这种情况我们没法转账。”

  “嗯……”曹平生点头应道,他明白这或许真的就是非洲的民情,反观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确实没几个学生有自己的银行卡,出去打个临时工也不需要跟公司签署什么正式的劳动合同,按小时算,拿了现金走人。

  但是曹平生也不傻,天英控股给海外将近30%的员工都采用现金发放工资的形式,对于税收自然会有影响,影响的是当地政府劳动人民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道理很简单,我们给公司辛勤劳动,只要公司是通过银行发工资,那么咱们拿到手的一定是税后收入,国家早就通过银行把咱们的个人所得税提前抽走了。

  但如果公司换成现金塞给我们钱,记账走公司费用类科目,就属于公司纯开支,不算工资薪金,咱们员工也就不算个人“所得”,那么国家就没法收咱们的个人所得税了。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问,天英控股如果想通过现金发放工资的形式,让员工少交个人所得税,但公司没得到任何好处啊?

  比如海外员工每人每月的工资是1000元,个人所得税是20元,员工到手是980元。

  现在走现金,不交税,员工到手是1000元,天英控股也没少给,仍旧得付人家1000元,这其中能有什么猫腻?

  当然有。

  天英控股完全可以跟员工商量两种方案:

  方案1:我给你1000元,银行转账,国家扣税20元,你到手980元;

  方案2:我给你990元,发现金,国家不扣税,你到手990元。

  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员工都会选择方案2,于是乎天英控股就通过现金发放工资的形式,从每个员工身上每月省下了10元支出。

  支出少了年末净利润自然就高,而现在咱们都知道净利润是跟上市后的估值挂钩的,所以大家明白猫腻出在哪里了么?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