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2 好奇_继承三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唐正山把平安帖收起来,交到肖半夏的手中,秦华礼催促道:“赶紧把你准备的那幅画也拿出来吧,大家都等着开开眼呢。”

  “不要着急,我现在就给大家打开。”

  唐正山把一个颇有古意的卷轴拿出来,在桌子上慢慢打开。

  这幅画刚刚展开过半,肖遥就说道:“竟然是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这份礼物太贵重了,唐总真是有心了。”

  肖遥虽然没有见过稚川移居图的原画,但作为一名顶尖儿鉴定家,他对于王蒙能够流传到后世的这幅名画自然并不陌生。

  仅仅看到这幅画上方密密麻麻的钤印和题跋,就足已经让他辨认出这是哪一幅古代名画了。

  稚川移居图虽然不是王蒙登峰造极的代表作,但却也是他深具个人艺术特色的成熟之作。

  “元四家”之一的王蒙,自小得其外祖赵孟頫言传身教,又得以饱览赵氏所藏前代名迹,故其画艺高超,迥出时流,为时人交口称誉,青年之时便已经誉满天下。

  以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故事为题材的稚川移居图,王蒙曾创作过两张。一张藏于京都故宫,另一张就是眼前这一幅画了。

  现藏京都故宫的一张尺幅略大,设色也比较浓重,为王蒙早年作。眼前这一幅画稚川移居图是王蒙晚年所作精,在艺术水准上超过故宫藏件。

  王蒙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备受历代名家的推崇。

  与其并为“元四家”的倪瓒就曾经在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一诗中对其盛赞道:“临池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我国画史上几为里程碑式人物的绘画“南北宗论”创始者董其昌,首次见到王蒙青卞隐居图,也神情激动,击节拍案,为之题诗,号称“天下第一王叔明”,推崇之意可见一斑。

  至于近现代诸大家,更无一不对王蒙推崇备至,如一代山水大家张大千,潜心研究历代名家画风,也曾积十数年之工浸淫王氏苑囿,,刻苦钻研以求入室登堂。

  肖遥这么快就辨认出这幅画是王蒙的稚川移居图,完全是因为这幅画上面的题跋太多,太明显了。

  此件上有王蒙同时期的分别以诗、、画、学名重一时的如韩性、倪瓒、陶复初、陈则等人的题诗。明中期后又入大收藏家项元汴藏笥,项氏并于其上钤印近20余枚,其中本幅9枚、题诗9枚。

  右上角等处钤印,也可能是项氏所有,因剥落已无法清晰辨认。如此之多的钤印,仅次于现藏京都故宫的项氏原藏神龙本兰亭序,极见珍赏。

  有意思的是,稚川移居图和神龙本兰亭序钤印的规制亦如出一辙:即不仅在本幅上大肆钤盖,且在各家的题诗或题跋署款后亦多加钤印。

  这些都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听到肖遥的话后,众人都为之一阵。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