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13章 宠物_外科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出现在望远镜里。

  那座遥远的飞船上,丈夫将接受一次救命的手术。

  从1971年第一艘飞船被送上天,到现在,国际空间站已经是一个宽109米、长73米、高20米、重达419吨、内部容积916立方米的超级巨无霸,相当于一栋七层楼高的小型体育馆。

  不只是史蒂文的妻子和女儿,很多天文爱好者,此时都在捕捉国际空间站,他们知道,上面有一位宇航员今天要接受手术。

  整个美国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国际空间站,网络报纸电视都在热议这个话题。

  粘性无菌单覆盖好,苏珊站在一旁,穿着特制的一次性的手术衣,戴着手套,她只负责机械臂终端器械的更换。

  介入手术,简单来说,利用血管通路,从血管的某个部位穿刺,利用导管导丝,沿着血管管道进入,将治疗药物和器械送到血管的某个部位。

  人体整个血管系统如同地表的公路运输系统,介入就是从某个车站出发,沿着预定的路线,将治疗药物及器械送到目的地。

  它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的医学治疗手段之一,跟任何治疗手段一样,它不是万能的,有自己的局限性,它的操作是利用血管管道系统,一旦疾病的治疗无法利用血管管道系统来完成治疗,介入便无法发挥作用。

  右侧股动脉穿刺完成,穿刺,拔出针芯,插入导丝。

  器械在机械臂上,犹如在杨平自己的手里,没有一丝迟滞和生疏。

  股动脉,髂外动脉,主动脉,头臂干,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导丝一路狂奔。

  每遇上一个分叉点,导丝减慢速度,然后一次性精确地越过分叉,进入下一条目标血管。

  机械臂就是杨平手的延伸,这是真正的人机合一。

  每一个动作,都可以不折不扣地用机械臂精确地演绎出来,这种熟练,除了杨平,没人可以做到,这是他敢于用远程手术系统来完成如此高难度高风险介入手术的底气所在。

  只要通讯不出现故障,不出现太大的延迟和中断,他可以顺利完成手术。

  导丝继续前进,血管越来越细,导丝尖端仿佛可以接受杨平的意念控制,灵巧地前进,越往前,血管越细,风险也越高,容错率越低,稍有不慎就会捅破血管,导致死亡。

  导丝进入颅内之后,在复杂迂曲的血管中探索,血管造影呈网状分布,每一个区域都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每一次超选都不能失误,尤其进入脑干区域。

  血管越来越细,导丝能够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

  这是马西莫认为利用现有器械无法完成手术的原因,他建议将新的器械送上去,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

  控制中心的大厅,医疗组的专家盯着屏幕,那根导丝在血管里小心翼翼的前进,比想象的要快,最要命的是,他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