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934章 是不是天赐良机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请朝廷慎重三思!”

  也不知道是说对复套慎重,还是对兵部尚书人选慎重。

  夏首辅又鼓动道:“松石你镇守西北,与河套虏骑反复厮杀多年,难道就不想一劳永逸,收取全功吗?

  如此巨大的功业,若是在你手里做成了,足以让你彪炳史册。朝廷求才若渴,松石你这样的人才致仕就太可惜了。”

  不得不说,刘天和颇为心动,如此宏图大业,很能诱发出激情。

  略加思索后,刘天和又对夏言试探说:“不提其它,单说因为吉囊死去,就认为良机出现,可能并不准确。”

  夏言诧异的反问道:“盘踞河套的吉囊刚死,按照北虏的习气,势力内部肯定要先内乱一两年吧?这难道不是天赐良机?”

  刘天和耐心的分析说:“今时不同往日,北虏还有俺答这个强人在,能让一些内乱消弭。

  俺答势力与吉囊势力本来就是同流同源,强势的俺答直接兼并吉囊遗留势力也很容易。

  这样俺答势力更加壮大起来,对边防的压力反而要加重,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夏言却说:“这也只是你的一家之言而已,别人不见得这样想,或许真会以为这是天赐良机。”

  从夏言这句话里,刘天和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

  吉囊之死到底是不是天赐良机并不重要,只要有人比如皇帝能以为这是天赐良机,这就足够了!

  然后就可以“拉风险投资”,把“复套”这个大项目启动起来。

  而他刘天和,也将是项目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可以增强对风险投资人的说服力。

  如此刘天和便可以彻底断定,“复套”是夏首辅用来争权夺利的工具,夏首辅大概想借着操弄“复套”来揽权。

  针对夏首辅这个心态,刘天和心里不由得产生了质疑。如此艰难的事情,如果心思不纯,能办好吗?

  夏首辅就没有想到过,如此宏大的设想,投入也是巨大的,万一办砸锅了,后果会有多严重?

  刘天和一边想着,一边摇了摇头说:“看来是在下见识浅薄了,不配受此重视,朝廷还是另请高明之人吧!”

  夏言有点恼火,就是为了贴近刘天和的条件,增加刘天和的竞争力,才找了复套这个议题,不然刘天和拿什么与秦德威争?

  这刘天和到底是装傻,还是没意识到这件事的精髓所在?

  想到这里,夏首辅便收起了先前和蔼可亲的申请,严肃的说:“朝廷用人自有法度,为人臣者若被朝廷选中,只管尽心尽力就是!

  我今夜请你前来,只是事先与你通个气,你不必有太多的压力。”

  这意思大概就是,你怎么想的不重要,老老实实等待组织上安排!

  当然,如果你刘天和真挤掉了秦德威当上兵部尚书,那么你肯定要与秦党彻底翻脸了。

  到了那时候,还怕你刘天和不投靠过来?这兵部尚书最终还是要落到夏党手里!

  而且他夏言还有一个想法,如果朝廷开始筹划复套,可以将辽东巡抚曾铣调到三边去!

  让秦德威后爹直接操持复套的事务,这样足以钳制秦德威了。

  从夏府出来后,在回会馆的路上,长随随口问道:“夏阁老与老爷都说了些什么?”

  刘天和叹道:“也许你说的对,早点抽身走人才是上策。”

  京城这些大佬花样真多,真心玩不过他们。连夏言都已经这样了,那秦德威又该是何等威猛?

  长随又出了个主意:“要不找张阁老斡旋一下?”

  刘天和无奈道:“找他也没用!”

  长随所说的张阁老就是乡党张璧,可是张璧的地位虽然不低,但却一直都是虚高,所以遇到扎手的硬点子时,也未必帮得上忙。

  又到了开新阶段剧情的节点,每次遇到这样节点,都是思考最痛苦得时候。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