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土壤制氧_探月迷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宿舍。

  “发,发生什么事了?”孙勇胜惊诧地望着郑海玲问道。

  郑海玲听了一下,斩钉截铁地说道:“这是氧气快用尽的报警警报声音,没错,宿舍的氧气罐估计快空了。”

  孙勇胜朝郑海玲说道:“那赶紧更换新的氧气罐吧,不然宿舍里的所有人都要缺氧而死。”

  郑海玲皱了皱眉头道:“还剩下最后一罐氧气了,用完这一罐,就没有了。”

  孙勇胜笑了,他若无其事地说道:“原来这样呀,早说嘛。你孙哥是干什么?火星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老总,手下的业务可多了,火星制氧就是我们的其中一个业务。”

  郑海玲苦笑道:“原来给我们提供供氧业务的氧气公司已经在去年破产了,现在火星上的氧气公司一天比一天少。想买氧气真是比登天还难。”

  孙勇胜摇摇头道:“那是他们还是用传统的土办法制氧,没有新技术,利润又低,公司自然运营不下去啦。”

  关于制氧,主流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提取CO2法。利用火星大气中的93%以上的二氧化碳,生产氧气。这个技术不算复杂,大米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将CO2撞击到金箔的惰性表面,可以产生氧气。

  第二种:电解水法。火星的南北两极有大量的极地水冰,地下也有大量的地下水冰,电解水法无比简单,只需要两根玻璃管,一桶水通电即可。电解一升水就能得到近900克的氧气,可呼吸约1800分钟。

  第三种:土壤制氧。利用火星土,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利用火星土中的钛铁和氢生成水,再将水通过电解提取氧。

  第一种方法因为成本太高所以没有什么氧气公司采用,第二种方法则是因为火星上的水冰不容易开采而被束之高阁。

  这样想来,能够在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火星氧气公司简直是凤毛麟角,孙勇胜的新能源公司采取的是第三种方法,土壤制氧法,这是最可行的了。

  孙勇胜带来的技术人员和安全员听到警报声都从宿舍里跑到走廊上,他们吵吵嚷嚷地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情了?”

  孙勇胜和郑海玲从房间走出来,告诉大家道:“别担心,大家别担心,只是宿舍楼顶的氧气罐快用完了,所以才发出这样的警报。更换一个就没事了。”

  郑海玲吩咐火星农场的工人把一个巨大的氧气罐搬到宿舍楼顶去更换,她则开着新能源三轮车又去农田的大棚去视察了。

  潘育新和胡萍早已经到了,他们弓着身体从大棚里钻出来,身上宇航服都被大棚里的露水打湿了。

  他们见郑海玲过来,垂头丧气地跟她说道:“郑总,这个大棚里的茄子和番茄都黄叶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枯死,你看我们该怎么办呢?”

  郑海玲一声不吭地走进了大棚里,原本长势旺盛的茄子和番茄不知为啥在一夜间叶子都变黄了。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在几天后,茄子和番茄都要掉落枯死。

  太阳浩劫带来的伤害正一步步地逼近人类,究竟人类能否在仅剩的时间里冲破危机,转危为安呢?

  请留意下一章。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