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四十九章 烂陀寺、观道观、苦海院_大炎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御道不远处的一座五层高楼上,站着两个人,一个中年和尚,一个白发苍苍的道士。

  和尚身着普通青色僧衣,僧衣浆洗的有些发白,可却异常的干净,在其手中有一串佛珠,佛珠只有九颗,呈白色,不知是何材质,但肯定不俗,在其腰间还悬挂着一个酒葫芦,葫芦呈现白色,跟其手中的佛珠是一样的材质,应该是一套的。

  和尚旁边的道士,一头白发随意的披在肩头,身着一件七彩道袍,看起来绚丽多彩,若是穿在女子身上,绝对美轮美奂,可穿在男人身上,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然而,穿在该道士身上,却浑然天成。

  在道士手中有一七色拂尘,在其腰间,也悬挂着一个葫芦,葫芦呈现七彩颜色,看样子就知道,七彩道袍,七色拂尘,还有这七彩葫芦应该是一套的。

  二人身上毫无气机波动,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是,能够光明正大出现在此,就足以说明问题。

  和尚的目光落在包袱斋那边,眼睛微微眯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道士瞥了一眼和尚,问道:“枯叶,你在担心那边?”

  枯叶,一个很久远的名字,也是一个逐渐被人遗忘的名字。

  枯叶不是西域之人,出生中原,父母早亡,被烂陀寺收留,是烂陀寺的一个杂役,可此人却极具慧根,自悟佛法。

  据说,此人是佛门文殊菩萨菩萨转世,在其成名之后,佛门曾经来人,想要带其回西域南陀山,却被其拒绝,表示自己不是佛门中人,为此,双方曾经大打出手,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佛门退去,而枯叶留在了中原,准确来说,留在了烂陀寺。

  长安的寺庙道观不过,唯一能够被人记住的,也只有烂陀寺。

  烂陀寺名声极好,该寺庙不是佛门创建,而是中原一位得道高僧创办的,该寺庙从创办开始,一直到现在,历经数千年,却始终屹立不倒,即便是在王朝更迭,战乱时期,烂陀寺还是烂陀寺。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烂陀寺只是烂陀寺,不争!

  烂陀寺不传播佛法,也不弘扬佛法,烂陀寺说是一个寺庙,却更像一个城隍庙,每天前去烧香拜佛的人很多,而他们拜的不是佛祖,而是一尊石像,石像没有性别,看不出男女,也没有相貌,准确来说,它是众生相,每个人看到它的时候,相貌都不同。

  烂陀寺不传教,不收徒,不讲座,一切随缘,而寺庙当中的僧人,都是一些自愿进入烂陀寺的人。

  烂陀寺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即便是在佛门进驻中原的时候,烂陀寺也很超然,至于其为何如此超然,缘由不得而知。

  枯叶是这一代烂陀寺的方丈,别看他现在只是一个中年僧人的模样,其实,他已经有三百多岁了,此人一生只出手过一次,就是佛门想要带他回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