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强移栖息一枝安(下)(三合一)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位军师的询问,在绵蔓水河畔召开露天军议的公孙珣坦然相应。“至于所谓内应,不能说没有,可这其中,最大最理所应当的一个内应,却该是张燕本人才对。”

  诸人一时语塞,只有火把倒映在水流湍急的绵蔓水上摇曳不止。

  “其实,这也算是某种量变引起质变了。”公孙珣继续说了一句众人都听不懂的话,方才感慨起来。“这都多少年了,天下局势早已经今非昔比,何止是张燕,便是其他一些不得已的匪首,如今也十之八九各怀心思了,初做贼时固然曾有些言语,如今又怎么能指望呢?说白了,派一人做间谍,此人却一路做到了敌军元帅之位,那之前的间谍身份也不过就是一个笑话罢了……”

  “那将军此战倚仗到底在何处呢?”田丰听得不耐,终于又没有忍住。“战场相决,生死大事,想要握住主动,一在强弱之分,二在洞悉战场……”

  “之前还是有两个内应的。”公孙珣终于说了实话。“乃是其中两部首领,其中一个秋收前曾与宁朔将军联络过,本就想要降服,这次恰好也在张燕军中,还有一个是主动寻到咱们斥候联系的,也传递了消息……但不知为何,从今日白日间算起,派去的哨骑就再没有找到后者伪作砍柴出来传递消息的人,而敌营也开始严加戒备起来。”

  “张燕也算是宿将了。”田丰闻言先是沉默了片刻,却难得为公孙珣开脱了一句。“其人未必知道是详情,但却绝对知道该往什么地方防备。”

  “那我等又该如何?”戏忠蹙眉相询。“是稍等对方……”

  “不能等也不能拖!”荀公达忽然插嘴。“且不说张燕与太行山匪本就是要拖延时间,阻止招抚、妨碍秋收,单以张燕而论,其人应该本就不是求什么战而胜之,只是想以太行山为根基,趁着明公在前面开战,不停的骚扰明公身后,这是所谓仿效英布‘挠项王背’之故策……现在刚开始,张燕还有战意,正该一举擒获,如若不然,其人习惯了避战于山中,说不定就会变成大祸!至不济也要动用大军围剿,耽误日后前方大局。”

  “公达所言极是。”席地而坐的公孙珣缓缓颔首,却是看向了身侧的娄圭。

  娄圭当然明白自家君侯的意思,也是立即给出了之前军中幕僚们一起商议出的方案:“若要确实速战,事到如今也并无太多花样可言,最多就是仿效淮阴侯故智,利用绵蔓水连接南北两路的优势分兵潜袭而已……明日一早,立即分出一支一两千人的精锐兵马,提前顺着绵蔓水潜袭到北路,绕远道去对方侧后方,然后等到白日,我军主力便从相隔只有十里的险要南路大张旗鼓进军,到了下午,算着奇兵已经赶到,便可以假做攻营不成,诱敌出战,然后再将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