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关东起群雄(下)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预料之中……周毖、伍琼二人是第一批投奔董卓的人,也是他们向董卓献策,劝董仲颖主动与各路人马和解的。

  但是,偏偏当日和解的态度,反而让今日河北、关东诸人有了喘息之机,而那些用来和解的名器,更是成为了那些人聚拢兵马的根本。所以说,那不管周、伍二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吃里扒外,又或者是天生幼稚,此时活该被杀。

  当然了,肯定不止如此,当吕布将周、伍二人拖下去以后,相国府中众人依旧屏声息气,等着董相国继续做出指示……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曹操弄出来一个三公文书,说三公传说号召讨董,那三公怎么办?

  公孙珣直接拍桌子说讨董,而且直接了当的亮刀子,那又该如何应对?

  但有意思的是,董卓居然在杀了周、伍二人以后,坐在相国府的特制太尉椅上沉默许久,而未发一言。

  “岳父大人?”作为女婿,如今是已经如偿所愿当上经学博士的李儒无奈上前。“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你觉得该如何?”董卓耷拉着眼皮反问了一句。

  “要不要出兵平叛?”李儒说了句废话,因为他知道,这时候是没法出兵的。

  “怎么平?”董卓果然是一声冷笑。“曹孟德一个混小子造了几封伪书,找了几个财主凑了几千壮丁,出兵打掉他倒是容易,可有什么用?真正反我的关东诸侯都还没跳出来呢!至于公孙珣,他倒是坦坦荡荡,可其人远在常山,难道要我放着眼前的这波关东人不管,直接卖出后背给关东这群人劳师远征去河北?!”

  “岳父大人所言甚是。”李儒赶紧点头。“所以说如今首要的举措还在于内……在于洛阳。”

  “不错。”董卓也变得严肃起来。“我何尝不知自己突然掌握朝政,天下人多有不服?但为今之计,不在于外而在于内!若朝中安稳,兼有雍凉,又握有天子,大势依然在我……”

  “不知如何才能让朝中安稳?”李儒终于问到了点子上。

  董仲颖扶着腰带勉力站起身来,在堂中走了数步,方才驻足言道: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但曹孟德那小子的三公书信明显伪作。别人不说,太傅在洛中事事都没有与我为敌的意思,而且论宗法,袁绍、袁术也跟他们不是一支,不能说袁绍在河内蹦跶,袁术逃亡南阳,就擅自归罪于太傅。”

  “那……此事就不追究了?”李儒向前一步问道。

  “怎么可能?”董相国扶着肚子转身睥睨道。“既然那群小子敢拿三公作阀,我岂能不应?之前司徒丁宫主持废立一事时,仗着自己学问高,在诏书中拐弯抹角的嘲讽我,若非是你提醒,我现在都不知道……这样的小人,岂不正好立威?让李傕去,给我在铜驼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