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四节 刘彻的问题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要改改的途径。

  这也算是汉室历代天子的一个优点了:不管怎么样,哪怕是蠢笨如元成那样的昏君庸君,也要重视来自最基层,直接反应民间呼声的声音。

  当然,重视归重视,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说一套做一套,向来就是统治者的拿手好戏。

  刘彻哂笑一声,道:“朕不是秦始皇!”秦始皇焚书坑儒,搞得儒家上上下下鸡犬不宁,道统几近断绝,刘彻的言下之意,自然就是:无论怎样,儒家的存在,不会改变,相反,他这个皇帝,还会支持儒家,继续发展。

  颜异闻言,大喜,叩首道:“臣代儒门上下,谢过陛下!”

  刘彻摆摆手,道:“别急着高兴!”

  刘彻嘿嘿两声,抓着陈阿娇的小手,道:“儒家这次各派搞得事情确实太大了!”

  何止是大啊!

  早在考举第一轮结束后,刘彻看到统计出来的士子分布,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儒家人多势众,这五十年来,更是不断的传播自己的思想。

  除了关中因为是黄老派的大本营,贵族大臣不怎么喜欢儒家那一套,只有公羊派的思想渗透了些进来以外,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儒家的触角不断的延伸——甚至就连南方的三越,北边的匈奴还有东边的朝鲜,都有这些家伙的足迹。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天下的读书人,有文化知识的阶级,不说百分之八十,至少,百分之七十是儒家的人!

  这与儒家实行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授业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儒家,哪怕是个奴隶,只要你愿意听讲,他们也不会拒绝你的旁听。

  像公孙弘——一到四十岁了,还一穷二白,只能靠养猪为业的**丝,胡毋生也愿意将其收录门墙,甚至资助他学习的费用。

  还有朱买臣,假如刘彻没记错的话,这是一个更大的悲剧——公孙弘好歹还有个窝,有个家,朱买臣就纯粹是个无业流民,只能靠友人接济生活。

  但是,历史上,已经官居中大夫,食禄两千石的严助见到他,丝毫也没有轻慢,反而将其举荐给了小猪。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

  毫不夸张的说,在现在这个时代,在后世高高在上,标榜为清贵雅人的儒家,在此时,算得上是最接地气,同时对平民最平等,最宽容的学派。

  这也是儒家后来能成功的原因!

  你换了法家或者黄老派,想要独尊自己看看?

  恐怕连当官的人都凑不齐,整个基层立刻就要瘫痪!

  毫不夸张的说,历史上。儒家的独尊,是因为他们布局几十年。耕耘几十年,播种几十年才收获的果实。

  但。儒家此刻冒头,却是有些早了。

  现在,黄老派虽然已经日暮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实力依然强大,依然垄断了汉室政权的话语权。

  法家则已经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