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2章 免死牌_逍遥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这时,门口匆匆跑进一个小太监,满脸慌张之色,道:“陛下,莒国公冲闯宫闱,说一定要见到陛下不可!”

  “唐俭?”李世民拧起眉头道:“他哪儿来的胆子!”

  长孙皇后眼睛却一亮,道:“陛下,用不着臣妾刚才说的借口了,现成的理由来了。”

  李世民怔了一下,也想到了什么,点头道:“说的没错,现成的理由来了!高干,让唐俭进来!”

  ……

  行刑时刻即将到达,孙伏伽还是没有等到宫中的新消息,仰头看看天时,实在是再拖不下去了,按照流程,必须得验明正身了。

  死刑无论在哪朝那代,都是非常慎重的事情。明清时,为了防止皇帝‘冲动杀人’,每次皇帝勾决犯人的时候,按照规矩,文武百官都要‘三请赦’,即三次请求赦免,给皇帝一个重新思虑的机会。

  唐朝时,虽没有这个规矩,但也是要再三的查验,确定要杀的这个人,就是事主本人,免得有顶罪的事情发生。因为这是死刑,没后悔药吃,头砍了也接不上。

  孙伏伽作为监斩官,便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他来到李牧跟前,看着面前的李牧,道:“县公,按照规矩,需要核实身份。我问一句,你答一句。”

  “面前之人,可是姓李名牧,生于马邑?”

  这叫验明正身,是必有的一个环节,死囚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得应一声。其实,也是走个过场,若这人不是李牧,刽子手早就打了,打得痛叫一声,也算是应一声。

  但李牧不能打,也打不得。孙伏伽在问了之后,便等着李牧的回答,可是‘李牧’仍一言不发。

  孙伏伽皱眉,道:“县公,事到如今,您回应,也改变不了什么,何必为难下官?”

  ‘李牧’还是不回应,围观的人纷纷侧耳交谈,有一些门阀世家的子弟大声地嘘了起来,都叫着一些李牧贪生怕死,胆小鼠辈之类的话。

  “县公,你为何不语?”

  李牧还是没出声,他跪了下来,然后伸出脖子,放在断头台上,颇有‘引颈就戮’的意味。这个举动,意味非常明显了,不是怕死,只是不屑于说话。但按照规矩,非得应一声不可,若不应这一声,冤魂不散,刽子手也不想沾染这种因果。

  “县公,您……”孙伏伽弯下腰想劝劝李牧,忽然鼻尖一动,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孙伏伽出身刑名,细微之处,观察得非常仔细。李牧的身上,怎么有香水味?虽说香水是李牧发明的,也只有他家的店在卖,但是他跟李牧接触这几回,却从来没有见过李牧用香水。这也就是说明,李牧是不用香水的。没有理由要死了,还特意弄点香水在身上,为了让自己的尸体更香么?

  这说不通。

  心中有了怀疑,破绽便多了起来。他再仔细打量眼前的李牧,虽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