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 407(二更) 功过评说_[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这样的一番“事实”,哪里是能以这等史书笔法记录在报纸上的!

  一想到乔琰治下的民众因为急就篇的缘故多有启蒙之人,一想到这份月报的发行数量已到了极为可观的程度,袁绍就觉得自己眼前一黑。

  在许攸的这番描述中,他看似没对袁绍做出任何一点评价,可在许攸的笔下,袁绍对何进做出的建议和助力于董卓在洛阳站稳脚跟这两件事,已经足够他遗臭万年了。

  而这还只是许攸所写的一个开头而已。

  那讨董之战中的拖延时机与向乔琰借粮,那奉迎天子于邺城意图号令天下群雄的谋算……

  还有,那场失败的兖州之战。

  对此许攸倒是没有用什么夸张的笔墨来记载袁绍是如何给各方世家画出大饼的,也没对袁绍是如何做出的进攻决断做一渲染,只是在其收尾之时以异常平静却犀利的笔调写道——

  【逃兵途径定陶城下,有曹仁得命戍守于此,绍不敌,乃夺许攸坐骑而逃,遁入济水,归于邺城。】

  【往后之事,非我所见,不可妄言。】

  【君有生路,我有前路,各不相欠,聊以此传记叙往昔,无有歪曲事实之处,以供来者评说。】

  以供来者评说……

  什么来者?大约便是后世撰写史书之人。

  以乐平月报这等广泛传播的文字媒介,还真能作为史书参考的史料。

  这一句话是真狠啊!

  杀人不见血的文字,简直莫过于许攸的这一出了。

  当所有人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场几乎陷入了一种令人感到窒息的沉寂之中,就连吞咽唾沫的声音都显得无比的清晰。

  他们也下意识地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袁绍的脸上。

  因袁绍从那使者的手中将报纸给接了回去,此时并不是站在队首面朝天子的状态,而恰恰是面对着他们,并不难让人看清神情。

  他本就不好看的面色已经彻底变成了铁青一片,额角的青筋也有一瞬紧绷到突起。

  要不是此刻身在这邺城朝廷的朝堂之上,众人简直要怀疑,他会不会在强烈的愤怒之下将手中的这份乐平月报给撕成两半。

  可惜袁绍没有乔琰那等印刷的手段,也没有她在数年之间铺设月报名头的累积,以至于无论是当年的欠债还钱之事、田丰前往并州充当卧底之事,还是今日许攸的这出“纪实文学”,都无法用相似的方式做出还击。

  更可怕的是,许攸所写的桩桩件件分明都是有其他人证的。

  谁也没想到,这位多年来对袁绍一心拥趸的谋士,会在此时发出这样致命的一刀。

  周遭的视线里除却对袁绍到底要如何还击的疑惑里,也难免掺杂上了几分对这位大将军的质疑。

  袁绍不会看不到这种无声的情绪。

  他也清楚地知道,如果说兖州、豫州以及河内郡的丢失,是他要面对的正面战场损失,那么乐平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