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四章莫桑比克代表的小心思_大国工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听说,步行街招商不是很顺利?”张华对文化长廊的项目比余庆阳更关心。

  每天都让秘书关注文化长廊项目的动态。

  “这个很正常!很多人都在观望中,十里长廊,哪是一下就能招满的?

  城区这一块的门面都租出去了,剩下城郊结合部的门面租出去的不多!”余庆阳到是一点都不着急。

  城外的步行街,因为两边的住宅小区没有建好,所以才会没有人气。

  可是随着步行街火爆开业,随着画舫穿梭在老运河上,随着老运河的名气提升,人气自然而然的就会聚集起来。

  济州人喜欢泡地摊,如今济州古槐路的夜市已经被取缔,路边地摊也是城管严打的对象。

  只有文化长廊这条步行街是合法夜市,步行街广场上可以合法的摆地摊。

  那些受不了城管骚扰的商户,自然会慢慢聚集过来。

  至于说城外荒凉,在很多人看来,城外更清净,可是更好的欣赏河里的美景。

  总之余庆阳对文化长廊的信心比张华更足。

  “但愿吧!”张华点点头说了一句。

  这时张华的秘书过来请示,领导的车已经过了泰安,该去接领导了!

  张华做为市高官要去,他余庆阳作为今天的主角之一,也得跟着。

  行政部工作人员带着两位莫桑比克代表来到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全部都是人工打造的景观,就连这运河也是人工开凿的。

  对比昨天的惊奇,崇拜,羡慕,两位莫桑比克代表对文化长廊很不感兴趣。

  论美景,他们莫桑比克比这里美多了。

  他们不明白,一条河,种点树有什么好看的。

  到是河上那些船很漂亮。

  “这条文化长廊,可以解决上万人的工作问题,每年可以创造上亿税收!”行政部工作人员的话终于引起两个人的兴趣。

  相比美景,他们更关心经济,一条河,一条路,一排房子,能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这实在是了不起。

  整个莫桑比克才多少人?不过三千万人,这在非洲已经算是大国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在莫桑比克修建百十条这样的街道,岂不是能够解决国内十分之,百十万人口的工作问题?

  一个工作岗位可以养活一家人,这岂不是能够养活五六百万人口?

  莫桑比克的外交部长斯蒂法诺·莫罗内越想越激动。

  不得不说,这斯蒂法诺·莫罗内部长还真是一位一心为国的好官。

  只可惜,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莫桑比克的人口密度太低,永远不可能做到,像中国一样繁华的步行街。

  除非总统有魄力,把所有人口都集中起来,也许可以尝试一下。

  斯蒂法诺·莫罗内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找那位余先生好好谈一谈,实力如此强大,又对莫桑比克怀有好感的企业,如果不引入国内,那他就是莫桑比克的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