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5章 大郑君臣的脑子出问题了?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那样的道理,搪瓷有瓷器比不上的好处,这才在藩邦卖的好。你想想、一般的老百姓,为啥不用瓷器,一是瓷器价高,再一个是瓷器容易磕碰啊,一不小心摔了,可不把人心疼死?

  搪瓷就不一样了,内胎是铁,不怕磕碰,至多就是掉瓷,不影响用,家里用、基本上十年八年的用下去了。价钱也就只比陶的稍微贵一点,贵的也不多。遇到急情,搪瓷是能直接当铁锅来用的。藩邦那边、藩民居无定所,用陶器、瓷器都不便,搪瓷才是最好用的。

  实话说、现下搪瓷咱云谷的老百姓,也爱往家里买,图的就是一个耐用。也就是你们外边来的,还不知道唐瓷的好,采买的少。”店员见任大民似乎有些嫌弃搪瓷,立马开口给他普及起搪瓷的好来,让他也长长见识。

  按店员的说法,搪瓷这玩意好像是个好货啊?不行、咱回去后得琢磨琢磨!

  放下手中的搪瓷茶缸,任大民继续逛了一会后,便出了军供商行的门,骑车到了秦州游商会馆,张罗进货之事。

  军供商行批发店不零卖货物,小件商品的起卖量一般是一百件起。所以任大民这样的小游商,一般情况下是不在批发店直接买货的。

  他们会先看好货,确定自己要进的货后,回到会馆,与其他小商贩联络,然后几人合伙进货,这样就能以批发价拿到货!

  合伙进货、要有个主召集人,再吸收几个掺伙的,只要进货量能凑够一百往上就行。

  进了会馆,大堂的墙上、贴了不少大宗进货召合伙人的单子,任大民看了一下,上边都是常见货,没有搪瓷类货物的单子。

  看来确如店员所说,走内地口的商人,不爱进搪瓷!

  “我要进些军供商行的搪瓷运到口内,有想法的过来商量认股,咱们掺股进货。若是有人已经幕股了,也烦请知会一声,让我也掺上一股。”见墙上没贴单子,任大民便在大堂里吆喝了一嗓子,让人知道自己要进货的事。

  能贴到墙上的都是大批量要进的货,几百件的货、不用贴单子,在大堂里吆喝一声,将消息放出去,有意向的自会找上门来。

  搪瓷是个大类,茶缸、碗、脸盆、大大小小的品类合在一起,有十几类,任大民的想法是多掺和几样,尽量进的货品多一些,每样进的少一些,这样进货品类多,风险小。

  来会馆的这一路,任大民越想越觉得搪瓷是个好玩意,运到汉中去,应该是能赚上钱的,这次一定要捎些过去试试水。

  想法是好的,可在会馆待了两天,其它的货都张罗着差不多备齐了,惟有搪瓷这块,只掺股进到了几样碗,其它货一样没进到。

  不行啊!任大民觉得、搪瓷碗,并不是搪瓷类产品里最有优势的货,他反倒觉得是搪瓷盆、大脸盆、以及搪瓷茶缸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