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1章 第279 怎么感觉北项这两年变老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过了承受人口的舒适区,出现藩乱并不为怪啊!

  “要说好水田的话,有个地方倒是可以考虑,就是平川州、靖远堡一带。那地方有大片的平川,还靠着黄河!当年赵督军曾想过在靖远堡开渠,在平川州用厢军营田。不过由于水势太低,开渠不易最终做罢。我看着咱现在在瓦州弄的大水车提水容易,在平川再开二三十万亩水田不是难事!”

  平川州能开发出二三十万亩水田?二舅爷出的这个主意很有格局啊!不过这地方在与北项进行划界谈判的时候,划给了北项。

  “舅爷、平川现在在北项手中,暂时咱还没计划与其撕破脸哪。不过、有所谋划也是好的,反正三五年内,咱就有条件与北项再做计较了!”

  今明两年,云谷治下的人地矛盾不是啥问题,而两年后、应该能完成两个步兵团的自行车化,云谷也就不怕与北项展开全面战争了。平川的这二三十万亩水田,可不就是腹中之物?

  “这两年,项贼倒是安稳。不再找咱的事,不然、倒是能借机将平川给占了!暂且、让他们管上两年吧。”与北项打的几次战事云谷军都占了便宜,以至于二舅爷作为一个文官都有些好战,他对云谷军的战力很有信心啊。

  北项这两年很安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两年,他们非但没有组织对云谷军或者是归宁军的战事,双方的边界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就连大郑那边,好像也与北项相安无事,细想一下,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如果是大郑的话,两年不打仗不是啥,而北项这个政权两年不打仗就很怪异。因为他们是以战立国,自开国以来基本每年冬天都会组织规模不等的战事。从根上来说,游牧政权的抢掠本性难改。

  再一个、自有了粗糙的火器后,他们更没道理窝在老巢不动,在云谷军这边讨不到便宜,在大郑那边、他们还是有些优势可言的,可为何对大郑也没动手哪?

  具体原因不得而知,那就暂时不用操心他们的事了,还是先将自己的事操心好再说。

  “如今、咱们境内,最不尽人意的地方是榆原川啊。这地方现在是人丁最稀之处、本来哪、榆原应该是今后流民安置的重点区域,可是榆原是个干川,如果运气不好,刚安置的一两年遇上个旱情,百姓们就立不住根脚,这让人很难办。”云谷治下,受战乱影响的大部分地区,都恢复了生气,只有榆原向一片伤疤一样,还是满目萧瑟,看的宋应奎很是不舒服。

  接下来陆续收凑的流民,宋应奎其实是想放到榆原川的。可榆原川糟糕的灌溉条件,却让人下不定决心。云谷军并没实力,用三五年之功来不计成本的开发这么一大片地方。

  “榆原川县城靠近兴越峡口的地方,倒是有条件弄个一两万亩水田。先往这一地区填些人户过去吧,其它的地方徐徐图之,久久为功、总是能将榆原川恢复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榆原不起,瓦州不兴啊。瓦州川小,靠自己种田的话,也就能养活个十万以内的人口!仅靠十万人,瓦州难成大城。若是没有榆原川的人口和物产的支撑,瓦州难当大任。”瓦州川有十万人口,不代表瓦州城有十万人口,榆原川不恢复生气的话,瓦州的城市人口至多有个一两万,这根本满足不了宋应奎将瓦州建设成一座工业大城的预期!

  请收藏:https://m.ksw5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